第 1 頁:臺港澳問題 |
第 3 頁:上海世界博覽會 |
第 4 頁:資料線索 |
資料線索
一、歷屆中央領導對臺政策
(一)毛 澤 東時期
1956年以后,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當年元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講:“只要現在愛國,國內國外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都團結起來,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說:“國共已經合作了兩次,我們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合作。”毛澤東的和平解放臺灣的具體方針政策概括起來如下:省親會友、來去自由;既往不咎、立功受獎;國共合作、愛國一家;和平解放、互不破壞。
(二)鄧 小 平時期
我們的政策是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三)江 澤 民時期
1995年1月30日,******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提出八點看法和主張:(1)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2)對于臺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系,我們不持異議。(3)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4)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5)面向21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要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以利于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造福整個中華民族。 (6)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系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7)2100萬臺灣同胞,不論是臺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8)我們歡迎臺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愿意接受臺灣方面的邀請,前往臺灣。
(四)胡 錦 濤時期
1.2005年3月4日,胡 錦 濤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提出了四點意見: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第二,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第三,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第四,反對“****”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2.2006年4月16日,胡 錦 濤在北京會見中國******榮譽主席連戰和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臺灣各界人士。胡 錦 濤對兩岸關系發展提出四點建議:第一,堅持“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第二,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屬。第三,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有效途徑。第四,開展平等協商是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
4.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胡 錦 濤發表《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講話。
胡 錦 濤指出,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積極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一、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二、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三、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四、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五、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六、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1984年6月22日、23日,鄧 小 平)
中國政府為解決香港問題所采取的立嘗方針、政策是堅定不移的,我們多次講過,我國政府在1997年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后,香港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國際貿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變,香港可以繼續同其他國家和地區保持和發展經濟關系。我們還多次講過,北京除了派軍隊以外,不向香港特區政府派出干部,這也是不會改變的。我們派軍隊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我們對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變。我們說這個話是算數的。
我們的政策是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10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近幾年來,中國一直在克服“左”的錯誤,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來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經過五年半,現在已經見效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提出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來解決香港和臺灣問題。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我們已經講了很多次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了這個政策。有人擔心這個政策會不會變,我說不會變。核心的問題,決定的因素是這個政策對不對。如果不對,就可能變。如果是對的,就變不了。進一步說,中國現在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有誰改得了?如果改了,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們就會喪失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人心。我們的路走對了,人民贊成,就變不了。
我們對香港政策長期不變,影響不了大陸的社會主義。中國的主體必須是社會主義。大陸十億人口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但允許國內某些區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比如香港、臺灣。大陸開放一些城市,允許一些資本主義進入,這是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補充,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比如外資到上海去,不是整個上海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深圳也不是,還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的主體是社會主義。
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是我們從中國自己的情況出發考慮的,而現在已成為國際上注意的問題了。中國有香港、臺灣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何在呢?是社會主義吞掉臺灣,還是臺灣宣揚的“三民主義”吞掉大陸?誰也不好吞掉誰。如果不能和平解決,只有用武力收回,這對各方都是不利的。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世界上一系列問題都面臨著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還是用非和平方式來解決的問題。總得找出個辦法來。新問題就得用新辦法來解決。香港問題的成功解決,這個事例可能為國際上許多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有益的線索。
我們可以從世界歷史來看,有哪個政府制定過這么開明的政策?從資本主義歷史看,從西方國家看,有哪一個國家這么做過?我們采勸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解決香港問題,不是一時的感情沖動,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
要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不相信中國人有能力管好香港,這是老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思想狀態。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個多世紀里,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侮辱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改造了中國的形象。中國今天的形象,不是清政府、不是北洋軍閥、也不是蔣氏父子創造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造了中國的形象。凡是炎黃子孫,不管穿什么服裝,不管其立場是什么,起碼都對中華民族有自豪感。
香港人也是有這種民族自豪感的。香港人是能治好香港的,要有這個自信心。香港過去的繁榮,主要是以中國人為主體的香港人干出來的。中國人的智力不比外國人差,中國人不是低能的,不要總以為只有外國人才干得好。要相信我們中國人自己是干得好的。所謂香港人沒有信心問題,這不是香港人的真正意見。目前中英談判的內容還沒有公布,很多香港人對中央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他們一旦真正了解后,是會完全有信心的。我們對解決香港問題所采取的政策,是趙紫陽總理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的,是經過大會通過的,是很嚴肅的事。如果現在還有人談信心問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政府沒有信任感,那末,其他一切都談不上了。我們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不能繼續讓外國人統治,否則香港人也是決不會答應的。
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問題。港人治港的標準必須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未來香港政府的主要成份是愛國者,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請外國人當顧問。什么叫愛國者?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到1997年還有13年,從現在起要逐步解決好過渡時期問題。在這過渡時期中,一是不要出現大的波動、大的曲折,保持香港繁榮和穩定;二是要創造條件,使香港人能順利地接管政府。香港各界人士要為此作出努力。
三、世界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又稱國際博覽會,簡稱世博會、世博,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經歷了百余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后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一種場所。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范疇的成果。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知識鏈接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4.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必要。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豐富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對臺方針政策。
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