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2、民主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所謂國體,就是國家的階級性質,即國家的權力由社會的哪個階級或哪些階級掌握。所謂政體,主要是指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即體現國體的具體政治制度。
3、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根本不同。所謂“三權分立”,就是把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由議會、法院和政府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維持權力均衡。這種制度相對于封建****統治與個人獨裁是一種進步,它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各黨派、各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但這種制度是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制經濟基礎、資產階級國家性質、階級關系和政黨制度相適應的,是為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服務的。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把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相結合,把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相結合,是黨和各族人民的一個偉大創舉。
5、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6、依法治國的主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也就是黨領導人民實行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
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執法必嚴是關鍵,違法必究是保障。
8、科學理解和正確處理民主、自由和****問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第十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文化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范疇。它最基本、最直接的價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進性。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反映了我國社會制度的本質要求,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
6、思想道德建設,解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
7、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創造生產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為目標,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8、堅持兩手抓。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
第十一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意義
4、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 產 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
5、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6、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7、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8、把解決住房問題放在重要位置。
第十二章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1982年1月,鄧小平指出:“九條方針是以葉副主席的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2、1985年3月,六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把“一國兩制”確定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3、“一國兩制”的構想最早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來的,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
第十三章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1、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獨立自主地處理一切國際事務的原則。
第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第三,堅持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與合作的原則。
第四,堅持愛國主義與履行國際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這些階層歸納起來主要有: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
2、在“四個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勞動。
3、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已經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聯盟。
4、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范圍的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和基礎;一個是大陸范圍以外的,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方面互相結合,互相促進,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體現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空前的廣泛性。
5、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
6、黨的領導問題是統一戰線中的核心問題。
7、基本原則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8、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 產 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人民軍隊在長期奮斗中形成了一系列優良傳統和作風。這些好的制度和作風,既包括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等優良傳統,又包括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等優良作風。
9、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是“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中國共 產 黨的性質。《中國共 產 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 產 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
2、堅持黨的領導的含義與根本原則。
3、如何對待人民群眾,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路線。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