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芬主講2011考研《政治》沖刺班講義(4)
Ⅱ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內容總結
本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我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包括現狀與趨勢)的認識、判斷與對策、主張。2011年考試大綱所要求的世界格局、大國關系與地區熱點問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發展中國家、中國對外關系五方面內容的前四方面主要講述認識、判斷,最后一方面內容主要講述對策、主張。
本部分的知識框架:
本部分的重要內容:
一、認識和判斷
(一)當今世界局勢
1.兩極格局解體
(1)世界經濟格局
核心內容: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支配世界經濟的權力分配狀況。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戰后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主要表現為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
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后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2)世界政治格局
雅爾塔體制的形成、冷戰的開始、兩極政治格局的動搖、兩極格局的終結。
2.世界多極化
世界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的原因:各方力量都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決不會犧牲或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屈服于別國利益。
長期性的原因:第一,美國的霸權主義和構建單極世界的圖謀,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最大障礙。第二,世界上冷戰思維的繼續、南北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民族分 裂和宗教糾紛等,也會對多極化趨勢產生各種干擾和沖擊。第三,多極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種力量重新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由此將產生多種不確定因素,世界多極化進程將充滿矛盾和斗爭。
3.經濟全球化表現:國際投資增長,帶來了資本國際化;貿易國際化;金融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的突出表現:第一,國際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一環。第二,國際投資,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第三,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產品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第五,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作用: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發展中國家既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又要趨利避害。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國“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關系:兩者是并行不悖(對立統一)的。
4.區域經濟一體化
四個階段:①貿易一體化;②要素一體化;③政策一體化;④完全一體化。
類型:第一,優惠貿易安排。第二,自由貿易區。第三,關稅同盟。第四,共同市場。第五,經濟同盟。第六,完全經濟一體化。
主要的組織: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