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今世界關注焦點
1.綜合國力競爭
主要表現:第一,各國把經濟安全確定為對外戰略的重點。第二,各國積極調整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第三,各國競相調整科技戰略和政策。第四,科技人才成為國際高科技競爭的焦點。
2.大國關系
中美關系:在四次戰略經濟對話中,雙方不僅就事關兩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性、全局性議題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還取得了近200項具體成果。中美戰略對話已成功舉辦五次,為兩國在政治層面進行戰略溝通提供了新的重要平臺。
中俄關系:第一,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加強相互支持。第二,深化務實合作,提高合作層次和水平。第三,全面推進人文合作,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第四,進一步加強在
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戰略協作。
中日關系:第一,鞏固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第二,加強戰略互信。第三,深化互利合作。第四,增進兩國人民感情。第五,建立健全各領域合作機制。第六,擴大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
中歐關系、中國與東盟的聯系。
3.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的原因:第一,冷戰結束使國際格局發生了質的變化。第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集團化所導致的全球相互依存關系日益加深。第三,在工業文明時代人類過度崇尚經濟主義。
非傳統安全問題的特點:第一,安全內涵和主體的多元化。第二,爆發方式復雜。第三,影響范圍廣泛。第四,治理難度增大。第五,國際合作尤顯必要。第六,應對心態更需開放。第七,國際組織的作用突出。
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日益加大的原因:科技革命、經濟發展直接導致各國綜合國力的強弱和升降,從而影響到世界政治的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各國的首要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與否也會對世界政治發展產生影響;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各地區聯系更為密切,也使世界政治發展更趨復雜;經濟利益成為各國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經濟成為外交的主要內容。
國際關系中經濟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不是排除和取代政治、軍事因素的作用。
4.地區熱點問題
中東問題的原因:第一,大國勢力及地區強國勢力之間的相互爭斗是導致中東安全形勢及一些中東國家政局長期動蕩的外部原因。第二,中東地區國家間及國家內部民族、宗教和教派矛盾錯綜復雜,是造成中東地區動亂的內部原因。
中東問題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
總的來看,中東地區的動蕩和沖突不會在近期終結,國際社會爭取和平的努力也不會終止,但要真正實現和平,還要跨越眾多難題:領土和邊界糾紛;耶路撒冷未來地位,巴勒斯坦難民,猶太人定居點,水資源分配等等。
5.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
宗旨:“維持國際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系”,“促成國際合作”等。
原則: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各國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來侵犯他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聯合國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的事件,等等。
作用:積極推進非殖民化運動,支持被壓迫民族自決和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防止和制止戰爭的爆發和擴大;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眾多問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主要挑戰:多極化與單極傾向兩種勢力之間的斗爭一直在全球和聯合國內進行著;與多極化并存的分散化趨勢的出現。
聯合國未來的發展的特點:聯合國將依然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將繼續由大國占主導地位;聯合國的中心任務將繼續是維護和平與安全,但安全概念正在發生變化;發展問題將在聯合國的議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國家將不再是聯合國中和國際事務中唯一的行為主體;聯合國將逐漸向著為建立規制社會、擔負治理全球任務的國際組織演進。
(三)發展中國家
1.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
共同特征:(1)歷史上有著相同的遭遇。(2)發展中國家在二戰后均獲得了政治獨立。(3)發展中國家屬于經濟不發達地區。(4)發展中國家都十分珍惜本國得來不易的獨立。(5)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發揮獨特作用。
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表現在: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不僅根本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戰后國際政治格局從兩極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第二,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第三,大批發展中國家加入聯合國,深刻地改變著聯合國的面貌,使這一國際組織的地位與作用發生很大的變化。第四,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上升,它的發展逐漸改變著世界經濟的面貌,成為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基本力量。
2.南北關系
南北關系: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同西方發達資 本 主 義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
二戰后的南北關系已成為國際關系的核心問題,它的根本特征是南北雙方不公平、不合理、不平等的關系。南北矛盾是指廣大發展中國家與少數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
冷戰后南北關系的特點:第一,南北關系中的政治問題日益突出。第二,南北經濟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現了與冷戰時期不同的特點。第三,南北對話與合作關系加強。第四,區域內或集團內的南北關系有所發展。
南北矛盾加劇的主要原因和表現:①南北政治經濟關系不平等,特別是南北經濟差距日益擴大。②在發展中國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西方發達國家加緊推行強權政治和經濟霸權。
解決南北關系的根本途徑:①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②加強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經濟實力,以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③推動南北對話,改善南北關系。
3.南南合作
含義:發展中國家的相互關系即南南關系,相互間的合作即南南合作。
新特點:第一,地區集團化趨勢加速發展。第二,合作內容的多樣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第三,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調整了戰略,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作用。。
意義:第一,它是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第二,經濟上的密切合作,促進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第三,南方國家的團結合作,壯大了這些國家的力量,對于提高它們在南北對話中的地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義。
主要形式:區域性的經濟合作、貿易合作、貨幣金融合作、技術合作。
二、對策和主張
1.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1)和平和發展
①和平包括世界總體和平和局部和平。當代世界和平問題,首先是指防止世界大戰和核戰爭的爆發,也包括反對和制止局部戰爭、常規戰爭,以及針對軍備競賽尤其是核軍備競賽而進行全面、徹底的裁軍活動。
和平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戰爭的手段和特點發生了質的變化,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根本性的威脅。
維護和平的主要途徑有:堅定不移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極推動裁軍和軍備控制,消除戰爭隱患;發展和壯大世界和平運動,維護世界和平;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發揮聯合國在協調和解決地區沖突中的作用;努力解決南窮北富差距擴大的問題。
②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原因:第一,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遇到嚴重困難。第二,發達資 本 主 義國家仍需發展,但阻礙發展的危機也十分突出。第三,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提出了新的挑戰。發展問題的核心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關系:兩者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維護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基本前提。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與繁榮,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2)和平發展道路
①含義:就是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實現發展,同時堅持對外開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②必要性: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鄭重選擇和莊嚴承諾,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最好解讀。
③意義:首先,它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交和國際戰略理論。其次,它反映了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嶄新道路。
④內容: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2.推動構建和諧世界
①內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會妨礙和威脅其他任何國家。另一方面也表明,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們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②必要性: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企盼。
③目標: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具體來說,和諧世界應該是一個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開放的世界。
④舉措:一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同各國相互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二是同各國深化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三是同不同文明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相互促進,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四是同各國加深互信,加強對話,增強合作,努力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⑤依據:當今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