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任汝芬主講2011考研《政治》沖刺班講義(5)
■ 補充試題
1.材料 1
19億人口的大市場,近6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4.5萬億美元的貿易總額……今年1月1日,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7000多種產品實行零關稅。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達1364.9億美元,同比增長54.7%。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646億美元,增長45.4%;自東盟進口718.9億美元,增長64%。目前,東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材料 2
9月2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東盟10國領導人在紐約舉行峰會,雙方會后發表聯合聲
明,強調“海上安全”、“自由航行”的重要性。奧巴馬在會議致辭中說,“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亞洲的人民與未來對美國利益攸關。”
材料 3
5月24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胡 錦 濤發表重要講話。他
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中美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分別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面臨著共同課題、肩負著重要責任。
請回答:
(1)結合材料1分析中國為東盟發展做出的貢獻。
(2)“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亞洲的人民與未來對美國利益攸關”,美國召開東盟峰會用意何在?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3)如何看待和發展中美關系?
2.材料1
應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邀請,國家主席胡 錦 濤5月8日抵達莫斯科,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慶典。在莫斯科期間,胡 錦 濤出席了在紅場舉行的閱兵式,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并參加了梅德韋杰夫總統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宴會等活動。胡 錦 濤還專門會見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俄羅斯老戰士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
胡 錦 濤指出,中俄兩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用鮮血和生命凝結的友誼是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堅實基礎,也是中俄世代友好的堅實基礎。中俄兩國人民應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加強戰略協作,同各國人民一道,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不懈努力。
材料2
應國家主席胡 錦 濤邀請,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9月26號至28號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9月27日,胡 錦 濤主席與梅德韋杰夫總統舉行會談。這是梅德韋杰夫上任以來第二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俄領導人在今年內的第五次會晤。胡 錦 濤在會談中強調,中俄雙方要發揮兩國關系的優勢和巨大潛力,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兩國經濟發展戰略協調,推動兩國務實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
請回答:
(1)中俄關系發展勢頭良好的原因和意義。
(2)新時期如何加強中俄戰略協作?
3.材料1
2010年6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伊朗核問題通過第1929號決議,決定對伊朗實行自
2006年以來的第四輪制裁。
決議主要內容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斗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等。
材料2
2010年4月13日,核安全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胡 錦 濤在會上發表題為《攜手
應對核安全挑戰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講話。他指出,核安全問題事關核能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社會穩定和公眾安全,事關國際和平與安寧。加強核安全符合各國共同利益,需要我們攜手努力。
請回答:
(1)你認為制裁決議能解決伊朗核問題嗎?解決伊朗核問題的途徑是什么?
(2)中國就加強核安全提出的主張。
4.材料1
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溫 家 寶應大會發言人李肇星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在回答德新社記者關于中國在國際舞臺發揮作用的提問時,溫 家 寶回答,你的問題問得還是比較平和的。實際上現在在輿論上,已經出現了“中國傲慢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必勝論”的觀點。你給了我一個機會闡述一下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材料2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的發展不會影響任何國家,中國不發達的時候不稱霸,中國即使發達了,也不稱霸,永遠不稱霸!
請回答:
(1)“中國傲慢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必勝論”的本質是什么?
(2)分析材料2可以得出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是什么?
5.材料1
美國總統奧巴馬指出:“科學對于我們的繁榮、安全、健康、環境和生活質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要把超過GDP的3%投入到研究與開發。”英國前首相布朗指出:“科學在經濟中的作用空前重要。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只有依靠科學才能得到解決。”經濟低迷期決不是我們降低科學投入的借口,相反我們要為將來更加積極地進行構建。
材料2
胡 錦 濤指出,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經濟發展方式,創新成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請回答:
(1)材料1反映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什么特點?
(2)中國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如何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
6.材料1
日前,歐盟所有成員國完成簽署《里斯本條約》,該條約將于12月1日正式生效,歐盟期待已久的改革即將展開。進入新世紀后,歐盟經過2004年和2007年兩輪擴大,成員國增至27個,但運作機制未能隨之調整,導致決策效率不高、行動能力有限,而《里斯本條約》的核心就是對歐盟進行機制改革。
材料2
10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 家 寶在布魯塞爾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
巴羅佐共同主持中歐領導人第十三次會晤。
溫 家 寶說,國際金融危機對中歐各自的發展造成嚴重沖擊,也考驗著中歐關系。中國在積極應對的同時,高度重視加強同歐盟的協調合作。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中歐發表聯合聲明,表達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堅定意愿。中國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歐盟的支持和信心。一個強大、穩定的歐盟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
請回答:
(1)《里斯本條約》簽訂的意義。
(2)新時期如何發展中歐關系?
7.材料1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時間),美國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伴隨著伊拉克戰爭,美國推出了“邪惡軸心國”、文明沖突論和大中東計劃。美國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即通過攻打伊拉克,推翻薩達姆,在中東殺雞給猴看,讓中東國家知道,如果不自動服從美國控制,則就會遭到如薩達姆一樣的下場。同時,推出邪惡軸心國,明確以伊朗和朝鮮為邪惡軸心國,即對朝鮮和伊朗發出警告,薩達姆就是他們的下場。為了安撫世界輿論和其他溫和的阿拉伯國家,美國推出文明沖突論和大中東計劃,把美國霸權殖民中東的目的說成是改造文明、和平、自由、民主的中東,把美國與伊拉克、伊朗人民的沖突說成是文明的沖突,以獲得最大的西方世界人民的支持。
材料2
8月18日晚,美軍第二步兵師第四斯特賴克旅跨越伊科邊界線,進入科威特,標志著伊拉克境內最后一批美軍作戰部隊開始撤離。此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再重申美國將于今年8月底前將所有戰斗部隊撤離伊拉克。
從9月1日起,美軍在伊拉克的任務代號將更改為“新黎明”,約5.6萬名美方人員將以訓練指導和顧問的身份留守伊拉克,負責培訓伊拉克安全部隊,并為其提供支援等。而這些美方留守人員也將最晚于2011年底前撤出伊拉克。
請回答:
(1)根據材料1分析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目的。
(2)根據材料2分析美軍撤出伊拉克的原因。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