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Ⅰ 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 |
第 2 頁:Ⅱ 社會主義道德教育 |
第 4 頁:Ⅲ 社會主義法律教育 |
二、三大領域的道德規范
(一)社會公德
1.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的特點:活動范圍的廣泛性;活動內容的公開性;交往對象的復雜性;活動方式的多樣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3)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對立統一)。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1)社會公德
①含義: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
②特點:繼承性、基礎性、廣泛性、簡明性。
③主要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2)舉措:①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②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改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3)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①正確使用網絡工具。②健康進行網絡交往。③自覺避免沉迷網絡。④養成網絡自律精神。
(二)職業道德
1.基本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2.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
(1)樹立正確的擇業觀:①樹立崇高職業理想;②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③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
(2)樹立正確的創業觀:①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準備;②要有敢于創業的勇氣;③要提高創業的能力。
(3)在艱苦中鍛煉與在實踐中成才
在實踐中成才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把自己的擇業和創業定位于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三)家庭美德
1.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
(1)愛情的本質與戀愛中的道德
①含義: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②構成要素:性愛、理想和責任。③戀愛中的道德要求:尊重人格平等;自覺承擔責任;文明相親相愛。
(2)婚姻與家庭
①二者關系:婚姻是家庭產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締結婚姻的必然結果。
②屬性:自然屬性(前提條件)和社會屬性(本質)。
(3)家庭美德的基本規范: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