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中國共 產 黨對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 |
第 2 頁:中國共 產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中國共 產 黨對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我國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在政治上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政治制度;在經濟上實行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制度;在文化上發展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二、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
①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軍事上追剿國民黨軍事力量,政治上建立各級政權,在新解放區進行土改,廢除封建婚姻制度,鎮壓反革命)。
②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沒收官僚資本、在企業內部開展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統一財經、抑制通貨膨脹)。
③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廢除不平等條約、抗美援朝)。
④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三反”、“五反”運動)。
三、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一化三改”。
必要性:隨著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徹底完成,國內的階級關系和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社會的經濟成分發生了重要變化。
完整描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四、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條件:
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較強,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基礎;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騰飛的基礎;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五、三大改造的發展。
①農業合作化運動。幾種過渡的經濟組織形式: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基本原則和方針:先合作化后機械化,積極發展、穩步前進、逐步過渡,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廣。
②手工業合作化。方針: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組織形式: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供銷合作社和生產合作社。
③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贖買政策,用國家資本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初級形式國家資本主義包括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等,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公私合營。
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及其意義。
1956年,我國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全國確立。中國繼建立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也建立起來了,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的標志。社會主義改造是在生產關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場偉大的變革,它對生產力的發展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為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