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
第 2 頁:第二章第1節 |
第 3 頁:第二章第2節 |
三、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和質變、肯定和否定及其關系
1、事物存在的質、量、度
①質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規定性,事物質的規定性是由事物內部性所決定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③度是事物保痔自己質的量的范圍、幅度和限度。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掌握適度原則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
2、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辨證關系
①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
②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向量變轉化,質變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拓道路。
③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由部分質變到根本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相互交替、以至無窮。
3、事物發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辯證關系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兩種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
②辯證的否定觀是事物內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發展的環節,又是聯系的環節,即揚棄。在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中,辯證的否定是決定性的環節。
③辯證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經歷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有規律的過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事物的這種否定之否定過程,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方向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
4、辯證的否定觀方法論的意義
辯證的否定觀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否定之否定規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戰勝舊事物的哲學依據,也是我們堅持原則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相統一的理論基礎。
5、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意義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揭示事物發展的方向、趨勢和道路的規律。
① 堅持辯證否定觀,對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學分析態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對待文化遺產問題上應采取批判繼承創新的態度,不能全盤繼承和全盤拋棄。
②堅持事物變化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法,反對循環論和直線論的兩種形而上學觀點。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要堅定信心,準備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四、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1、原因和結果
①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是原因,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是結果。②因果關系的特點是:因果聯系是有時間順序的聯系,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
2、必然性和偶然性
①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在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
②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出現的,也可以不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3、可能性和現實性
①現實性是指已經產生出來的有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內部的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
②掌握可能和現實的辯證關系,對于我們正確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現象和本質
①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②現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這些特征的外部聯系。③現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通過正面的直接的形式來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面的歪曲的形式來表現本質的現象。科學的任務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5、內容與形式
①內容是指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包括事物的各種內在矛盾以及由這些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特征、運動的過程、發展的趨勢等。
②形式是指把事物的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或表現內容的方式。
五、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的統一
①所謂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形式呈現出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
②主觀辯證法就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唯物辯證法既包括客觀辯證法,也包括主觀辯證法,體現了唯物主義、辯證法和認識論的統一。
③客觀的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的關系是:客觀辯證法是在整個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主觀辯證法則是客觀辯證法在人腦中的反映。
④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在表現形式上卻是不同的。
2、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關系的一直性
①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唯物論和辯證法是統一的。唯物辯證法的一系列規律和范疇,都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意義。人們常說的要“照辯證法辦事”,就是這個道理。
②唯物辯證法的方法同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一致的。唯物辯證法運用于思維和工作中就轉化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辯證法的理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
六、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歸納和演繹:歸納是指從許多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特點是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遍。演繹是指從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歸納是演繹的基礎和補充,演繹是歸納的前導和補充。
2、分析和綜合:分析是在思維中把認識對象整體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分別加以研究和認識的思維方法,特點是從整體到部分。綜合是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和認識的思維方法。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前導。
3、由抽象上升到具體:抽象是指思維對客觀事物某種屬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開的統一。具體是指思維的具體,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一。
4、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歷史是指客觀事物的發展過程以及人對此的認識過程。邏輯是指上述過程在思維中的反映,即對歷史的概括和總結。兩者的統一是指理論認識的邏輯進程同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進程相一致。
七、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1、規律及其客觀性
規律是事物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具有普遍性、客觀性、穩定性和重復性的特點。人們可以認識規律,但是不能改造和消滅規律。
2、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與區別
自然規律是自然現象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社會規律是通過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社會生活過程諸現象間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3、意識的能動作用
①堅持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作用,既堅持了唯物論,又堅持了辯證法。
②意識能動性的主要表現在:第一,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第二,意識具有創造性。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識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4、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①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②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展主觀能動性。。
5、社會歷史的趨勢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社會歷史決定性的內容是指社會歷史規律的決定性作用。主體選擇講的是歷史主體在社會發展中的能動性和選擇性。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