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斗爭
(一)重要革命戰爭
1.北伐戰爭:1926 年7 至1927 年7 月,與國民黨實行合作的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抗日戰爭:1937 年7 月至1945 年8 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3.解放戰爭:1946 年6 月至1949 年9 月,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4.抗美援朝:1950 年至1953 年,保衛了朝鮮的獨立和中國的安全,維護了世界和平,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二)重大戰事
1.五次反“圍剿”:1930 年至1934 年,前四次反“圍剿”取得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紅軍長征:1934 年10 月至1936 年10 月,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革命的企圖。
3.平型關大捷:1937 年9 月,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4.百團大戰:1940 年,是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增強了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5.1946 年6 月—1947 年2 月,經過8 個月殲敵71 萬,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1947 年3 月—6月,經過4 個月的內線作戰,打退了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
6.(三路大軍挺進中原)人民解放軍突進中原:1947 年6 月,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7.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歷時4 個月零19 天。
——黨的建設
(一)思想建設
1.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27 年八七會議糾正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給思想混亂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
(2)1935 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是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1941、1942 年延安整風運動,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4)1945 年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了重要準備。
(5)1949 年七屆二中全會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提出“兩個務必”的重要論斷。
2.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51 年在黨政機關開展三反運動。
(2)1957 年開展整風運動,把反官僚主義放在第一位。
(3)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4)1992 年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提出用這一理論武裝全黨。
(5)1997 年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6)2002 年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作風建設
1.1942 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展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2.1949 年在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他還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
3.1951 年中央決定在黨政機關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
4.1957 年在全黨重新進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通過整風使全黨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以利于社會主義建設。
(三)理論建設
①中國共產黨先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
②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在實踐中堅持捍衛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從領導民主革命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形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光輝思想。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