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農民問題(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①1928 年井岡山土地法: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由于缺乏經驗,這個土地法關于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等方面的規定,并不適合中國農村的實際。
②1929 年興國土地法:毛澤東在興國主持制定的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不受侵犯。
③階級路線:依靠貧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分配方法: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至此,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制定了可以付諸實施的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綱領和路線。
2.抗日戰爭時期:減租減息政策。調動了廣大農民抗日積極性,又有利于爭取地主階級的大多數抗日。
3.解放戰爭時期
①《五四指示》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解放區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消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系、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
②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1947 年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4.建國初期
1950 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了這次土改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土改中對待富農的政策,由解放戰爭時期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歷次土改運動中進行得最好的一次。
5.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政府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運動,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走社會主義道路。通過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化為公有制,從根本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6.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依據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由此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提高公有化程度,擴大公有化規模,結果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60 年中央開始全面調整國民經濟,加強農業生產,堅決糾正“共產”風。
7.文化大革命時期
由于過分強調以“以階級斗爭為綱”,農業生產停滯不前,后在周恩來和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國民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
8.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和集體經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
五、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及啟示
1.國民大革命時期──合作(1924 年-1927 年)
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務
影響:基本消滅北洋軍閥,打擊了帝國主義、封建統治
2.土地革命時期──分裂(1927 年-1936 年)
原因:蔣介石叛變革命,鎮壓人民
影響:導致大革命失敗,內戰給日本侵略帶來可乘之機
3.抗日戰爭時期──合作(1937 年-1945 年)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影響:抗戰勝利
4.解放戰爭時期──分裂(1946 年-1949 年)
原因:蔣介石發動內戰,實行獨裁
影響:祖國至今未能完全統一
啟示:和則有利于民族的興旺和崛起,分則對中華民族來說是戰爭和災難,兩黨為了民族利益,應當再次攜手,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