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七
社會發展過程中曲決定性與主體選擇性、統一性和多樣性以及前進性與曲折性
【解題思路】
1.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和主體選擇性;
2.中國社會主義選擇的哲學依據;
3.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4.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5.社會主義首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取得勝利的原因及其建設社會主義的主要經驗教訓;
6.“兩個必然”與“兩個決不會”。
【答案要點】
1.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是指社會運動具有必然性、規律性,也就是說社會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體選擇性是指社會主體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間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指向確定對象的創造性活動。主體的選擇性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是內在統一的。①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是主體選擇性的前提。雖然社會歷史主體具有主體能動性,能夠主動地、能動地選擇具體的發展道路,但是主體選擇的對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間中,可能性空間是選擇活動的前提,而可能性空間又是由人們不能自由選擇的生產力和其他既定條件所決定的。主體的歷史選擇有既定前提并受社會規律的制約,它可以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但不能改變人類歷史的總體進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昀統一。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和必然性面前,社會歷史主體仍然可以發揮主體的選擇性、能動性。由于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與外部各種因素、條件的相互作用,使一個民族的發展表現為由多種可能性構成的“可能性空間”,哪種可能性能夠實現,取決于主體的自覺選擇。
總之,社會歷史的發展是通過人們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來實現的。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因此,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既有實踐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客觀性、必然性和決定性,又有主體的主觀性、選擇性、能動性,是主觀和客觀、必然和偶然、決定性與選擇性的辯證統一。
2.一個民族之所以作出這種或那種選擇,有其特定的原因:①取決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個民族進行歷史選擇的直接動機。中國人民之所以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②取決于交往。處在轉折點上的民族在國家交往中可以從處于先進社會形態的民族那里獲得“歷史的啟示”,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是一個民族進行歷史選擇、實現社會跨越的必要條件。中國人民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啟示下,跨越典型的資本主義階段經過新民主主義而直接走向社會主義,這是既合乎世界歷史一般規律又適合中圄國情的偉大抉擇。③取決于對歷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點的把握程度。這種把握程度,直接制約著其歷史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方向。中華民族選擇了社會主義,這與中華民族對歷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點的正確把握直接相關,這是在社會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選擇,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選擇。
3.社會形態的發展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表現在不同國家和民族社會形態的發展具有普遍性或共性,從低到高大體上都要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五大社會形態,這種共性就體現了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同時社會形態的發展還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表現在:①有些國家和民族在先進國家或民族的帶動下,其社會形態的發展可能跨越某些社會形態,而直接進入到更高的社會形態。②有些國家和民族社會形態的發展可能會出現暫時的停滯或者復辟倒退。③社會形態也不完全是純粹的,不同的社會形態可以相互滲透。如有些國家和民族特定時期的社會形態可能屬于過渡形態,是由多種社會形態滲透交織而形成的。如我國近代社會就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當然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并不否定人類總體歷史進程的統一性。如雖然某些民族可以實現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總體歷史進程制約的。如中國跨越資本主義充分發展階段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進而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厲史事實,既體現了社會形態發展的必然性、統一性,又體現了社會形態發展的復雜性、多樣性。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道路,既是歷史的必然,又是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和偉大創造。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這種統一性基礎上的多樣性,充分顯示出人類以及各個民族解決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創造性。一般來說,不同民族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依據本民族的特點、歷史傳統以及國際環境,來選擇、設計、創造自己的社會存在形式。中國越過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直接走向社會主義,既是歷史的必然,又是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從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既是歷史的必然,又是中國人民新的自覺選擇和偉大創造。4.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統一性表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主體選擇性、多樣性表明社會發展的具體道路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
(1)社會發展過程的前進性是指社會形態通過新陳代謝、吐故納新而向前發展,包括社會形態的質變和量變。社會進步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又在于社會發展是一個辯證否定即“揚棄”的過程;還在于社會發展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要求。
(2)社會發展過裎的曲折性是指社會前進過程中所出現的反復、停滯和倒退現象。曲折前進是歷史的普遍規律。列寧說:“設想世界歷史會一帆風順、按部就班地向前發展,不會有時出現大幅度的躍退,那是不辯證的,不科學的,在理論上是不正確的。”鄧小平也說:“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的幾百年間,發生過多少次王朝復辟?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叭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我們要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曲折現象,堅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偉大真理。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