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一、重點試題
哲學分析題的重點首先是認識論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認識的發展規律、真理發展的規律、真理和價值的關系等;其次是唯物辯證法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質量互變規律、矛盾運動規律等;第三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應用。第四是唯物史觀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等。政經選擇題答題思路是批判資本主義,科社選擇題答題思路是歌頌社會主義。
參閱試題
1.之四p24:34(1)(認識論中的實踐和認識、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真理和價值的關系)、2.之四p72:34(1)(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之間的關系)、34(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3.之四p57:34(1)(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補充試題
(一)分析題
1.材料1
今日中國,在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的同時,文化力量悄然開枝散葉,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正在成為更為雄厚扎實的“中國軟實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大道。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材料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和精髓。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一項基礎性工作就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宣傳教育.示范引導.實踐養成與制度建設相銜接,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社會思想更加多樣.社會價值更加多元.社會思潮更加多變,迫切需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材料3
10年來,我們既不是一味地固守傳統,也不是一味地盲目學習,而是在比較中吸收世界文明的發展成果,并逐漸摸準了復興本土文化的發展路向。這是10年來我們在文化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就,而這一切都取決于民族的文化自覺。
摘編自《人民日報》
請回答:
(1)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有關原理說明為什么文化力量成為更為雄厚扎實的“中國軟實力”?
(2)結合材料2回答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3)請運用辯證的否定觀原理分析我們是如何在文化領域取得最大成就的?
答案要點: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相對獨立性并反作用于社會意識。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發展質量的提升決定了我們必須走出一條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的文化發展道路,這正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同時,也只有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才能促進我們的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才能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這說明,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只有形成了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對社會存在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當今綜合國力的較量中,文化力量成為更為雄厚扎實的“中國軟實力”。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觀念體系的核心,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的集中體現,又制約著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國之魂”。那么,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的長遠穩定發展提供了根本價值遵循,為制度、決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最終價值依托,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體社會成員約定了共同的價值認同、形成價值共識,積極有效地引領了社會思想意識,形成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能發展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既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又實現了個人的全面發展。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競爭力,掌握話語權、贏得主動權,逐步打破西方的話語壟斷,維護我們國家文化利益和意識形態安全。
(3)辯證的否定觀認為,事物的發展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是揚棄。我們在文化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對待中外文化的問題上,我們做到了堅持批判地繼承、創新地發展。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既不一味固守,又不盲目批判,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西方外來文化,我們既不盲目抄襲,又不一概否定,而是積極吸收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因此,我們才能在文化領域走出自己的發展路向,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