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試題密押之(一)——馬原
客觀題
5個小考點
1、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規律的根本特點、能動性的四個體現
2、否定之否定:辯證否定觀;兩次否定、三個階段
3、自由與必然:自由不是必然,但必然是其基礎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史觀的三個原則、四個表現
5、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絕對規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提高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主觀題:
主觀題一
【材料熱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十八大提出了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我們不僅算經濟賬,而且算生態賬,要著眼長遠。這些總體布局都體現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時代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出題角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三位一體、四位一體、五位一體)
【教材考點】:對立統一規律之發展觀;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認識論之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解析】:
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關系,既是客觀事物固有的辯證法,也是科學的認識方法。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把馬克思主義同我國實際和時代發展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開拓新境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就是因為當前生態建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愈發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關鍵點。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一切事物都有其過程,事物在運動形式、形態、結構、功能和關系上不斷更新,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過程存在和發展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認識也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
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就是由相對到絕對不斷發展和轉化的過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認識不是絕對正確的認識,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窮盡絕對真理,因此不能將已有的對總體布局的認識絕對化為永恒不變的教條,而應該堅持真理的具體性,實現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實現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