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思修 |
第 2 頁:史綱 |
第 3 頁:熱點 |
史綱
1、舊三民主義學說的內容及其局限:
民族主義,即民族革命,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二是追求獨立。民族主義一方面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另一方面放松對漢族封建勢力的警惕。
民權主義即政治革命,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權主義歸根到底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很難得到真正的保證。
民生主義即社會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權", "平均地權"并非將土地所有權分給農民,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土地要求。
2、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
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闡釋:民族主義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強調對外爭取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同時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強調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民生主義在“平均地權”基礎上增加了“節制資本”的原則,并提出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這樣,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在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要注意把舊三民主義與新三民主義比較考多選題)
3、“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闡明”。(2017年新增考點)
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為了將豐富的中國革命實際經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便更好地指導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毛澤東撰寫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一批重要的理論著作。
毛澤東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綱領。政治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一個以無產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經濟上,沒收操縱國計民生的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建立國營經濟;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并引導個體農民發展合作經濟;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富農經濟的存在。文化上,廢除封建買辦文化,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毛澤東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主要法寶。
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闡明,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4、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2017年新增考點)
中國的民主黨派。多數成立于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各民主黨派形成的社會基礎,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同這些階級相聯系的知識分子和其他愛國分子。他們所聯系和代表的不是單一的階級,而是階級聯盟性質的政黨。
中國各民主黨派的政綱不盡相同,但都主張愛國、反對賣國,主張民主、反對獨裁。在這些方面,同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政綱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們從成立的時候起,大多同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并在斗爭實踐中逐步地發展了這種關系。
5、《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2017年新增考點)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闡明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理論問題。主要內容有:
(1)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毛澤東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還存在著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必須區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針對人民內部矛盾在具體實踐中的不同表現,他提出一系列具體的方針、原則和辦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領域,實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在物質利益分配方面,實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對科學文化領域里的矛盾,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對于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矛盾,實行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前提下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2)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毛澤東首次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并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學分析。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充滿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不斷地得到解決。這實際上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石。
6、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及其意義(2016年是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60周年)
(1)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這表明我國已經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得到了全面的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得到了全面的確立。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的標志。
(2)社會主義改造是在生產關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場偉大的變革,它對生產力的發展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
(3)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為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
史綱來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考點:
1、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雖然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2、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
3、“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如果考到基本上會是全選)10、“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是我們黨和革命事業轉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證。”
相關推薦:
2017年考研答案 ※ 2017年考研真題 ※ 考研題庫估分【手機題庫下載】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