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
第 2 頁:第二章 |
第 5 頁:第三章 |
第 8 頁:第四章 |
第 9 頁:第五章 |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第一節
一、商品經濟與價值規律
1、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有兩個:一是社會分工的出現;二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2)使用價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過交換滿足他人需要,體現商品的自然屬性;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使用價值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3)交換價值是一種使用價值同另—種使用價值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價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他們都有價值。
(4)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本質上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系。
(5)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對立性表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價值的存在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沒有價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價值,但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由勞動二重性決定。勞動二重性不是兩次勞動,而是同一勞動過程兩方面。
(2)生產商品的勞動,一方面是具體勞動,形成使用價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勞動,創造價值。
(3)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①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商品生產同一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
②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勞動的自然屬性,而抽象勞動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它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4、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1)商品的價值不僅有質的規定性,而且還有量的規定性。
(2)商品價值的質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
(3)商品價值的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則是按勞動時間來計量的。
(4)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它是在同類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競爭中實現的。
(5)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包括:
①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
②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③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
④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
(6)商品價值量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計量的,復雜勞動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簡單勞動。
5、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1)商品的價值形式經歷了四個階段: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以及貨幣形式。貨幣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完成形式。
(2)商品的交換是以貨幣為媒介的,貨幣是在長期交換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有五種基本職能,即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3)貨幣的出現,有利于解決商品交換的困難,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貨幣的出現并沒有也不可能解決商品經濟的矛盾。它使商品世界分為商品和貨幣兩極,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就表現為商品和貨幣的矛盾。因此,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稱為“商品的驚險的跳躍”。
6、價值規律及其作用
(1)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經濟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
①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②商品的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自發波動。
(3)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價值規律自發配置社會經濟資源;
②價值規律自發地刺激生產力發展;
③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分配。
(4)價值規律在對經濟活動進行自發調節時,必然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后果:
①可能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進步;
②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一部分生產者積累大量的財富,另一部分可能虧損;
③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的配置,可能出現比例失調狀況。
7、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具有兩重性:既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又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只有商品變為貨幣私人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
(2)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因為
①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經濟的本質及其發展過程;
②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
③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3)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質的產生具有必然性:
①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產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進行交換;
②勞動量只有采取價值量這一物的形式才能進行計算和比較;
③生產者勞動關系的社會性質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間的物物交換才能表現出來。
(4)商品世界拜物教性質掩蓋了商品經濟關系的本質,妨礙認識商品、價值、貨幣的實質。
(5)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進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不斷運動使得資本主義最終被社會主義代替。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