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
第 2 頁:第二章 |
第 4 頁:第三章 |
第 5 頁:第四章 |
第 6 頁:第五章 |
第 7 頁:第六章 |
第 9 頁:第七章 |
第 10 頁:第八章 |
第 11 頁:第九章 |
第 12 頁:第十章 |
第 14 頁:第十一章 |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斗
一、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1、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1)10月10日,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
(2)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下達停戰令。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共達成了①政府組織②國民大會③和平建國④綱領憲法草案⑤軍事問題等五項協議。(不是新民主主義性質)
2、兩個中國之命運
(1)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時期,中國存在著三種主要的政治力量,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建國方案:
①一是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他們是反動勢力(有時稱頑固勢力)、民主革命的對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國民黨統治集團。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
②二是民族資產階級。他們是中間勢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黨派的某些領導人物和若干無黨派人士。其政治主張是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
③三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進步勢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2)實際上,中國人民可選擇的方案只有兩種,即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統治和人民共和國。這是由當時中國所處的時代條件和國內階級關系的狀況決定的。
①民族資產階級力量過于軟弱,它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不能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因此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②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由于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唾棄,他們的反動統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③只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國的方案,逐步獲得了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乃至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治代表的擁護,由此成為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選擇。
二、國民黨政府處于全民的包圍中
1、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1)從《五四指示》到《中國土地法大綱》
①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基本內容是:a.要堅決地支持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采取各種適當方法,使地主階級剝削農民而占有的土地轉移到農民手中;b.用一切方法吸收中農參加運動,絕不可侵犯中農土地;c.一般不變動富農土地,對富農和地主有所區別;d.不可將農村中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方法,運用于城市中反對工商業資產階級的斗爭。這就將黨在抗戰時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②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2)土地改革運動的熱潮:土地制度改革,是從根本上摧毀中國封建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經過這個運動,農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自身利益的堅決擁護者,因而自覺的在黨的周圍團結起來。這就為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3)第二條戰線的形成和發展
①在國民黨統治區,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民主運動也迅速地發展起來,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第二條戰線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國民黨政府的專制獨裁和官員貪污腐敗;
b.國民黨違背人民意愿,執行內戰政策;
c.國統區生產萎縮,國民經濟遭遇深刻的危機。
三、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1、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1)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時期,中國存在著三種主要的政治力量,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建國方案:
①一是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他們是反動勢力(有時稱頑固勢力)、民主革命的對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國民黨統治集團。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
②二是民族資產階級。他們是中間勢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黨派的某些領導人物和若干無黨派民主人士。其基本政治主張是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
③三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進步勢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2)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這是因為
①從民族資產階級自身來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不能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
②從所處的時代條件來看,帝國主義列強不可能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
③從中國的革命形勢來看,國民黨當局不允許任何阻止其一黨專政的力量存在。
(3)“中間路線”主張:政治上,“必須實現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準地主官僚資本家操縱;在經濟上,“應當實行改良的資本主義”,但決不容許官僚買辦資本的橫行。他們所提倡的,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他們所主張的,實質上是舊民主主義的道路。
四、創建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
1、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1)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作了報告,主要內容有:
①提出了迅速奪取全國勝利的方針,解決剩下國民黨軍隊的方式是天津式、北平式、綏遠式;
②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③指出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
④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會議通過了《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3個歷史性文件。《共同綱領》在當時是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3)人民政協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