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在剩下的五個多月的時間里面,在復習方面,專家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建議?
李偉:第一點建議就是還沒有指定參考書,但是我還是建議每一位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對于一個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心理學以及教育研究方法選一本書作為自己的參考書。當然選擇按參考書并不意味著局限于,其余的就什么也不看了。而是呢,任何一本教材,都難以講考研大綱規定的范圍包括進去,因為剛才咱們說了,這次考研大綱的范圍突破了以往的教材所規定的題意和范圍,所以不能局限于自己選定的幾本書。
網友:如果是跨專業的話,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李偉:相對來說比較難一些,因為沒有參考書,很多的知識點都要靠自己去搜集,去整理。對于跨專業的教育學,這門課程不熟悉,也不知道各個的知識點在那些的材料當中,包括可以說對跨專業的學生來說,這一次改革業績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所以說我建議這些跨專業的學生經常和原先學教育學的學生多多的交流一下,能夠從他們那個地方吸取一些經驗。看看他們都參考了哪些材料,然后自己局限的向他們學習一下。
網友:在判卷的時候是各個高校自己判還是國家統一判?
李偉:這個是由國家統一命題也是由國家統一判卷。雖然是由國家統一判定的。真正的判定這個卷子是一些資深的專家和教授他們來參與完成的。
主持人:就這一次您對大綱的分析來看,您認為哪些高?赡茉谶@次出題的比例中,對這次出題的影響比較大?
李偉:關于這個問題,就我個人的一些觀點來說一下。不具有什么的權威性。我感覺呢,這一次最有可能在命題應該有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華中師范大學的教授。還應該有北京大學也可能會參與進去。
網友:我的本科專業是教育管理專業,學過一門《中外教育管理史》,這個教材能復習《中外教育史》這個部分嗎?
李偉:我感覺有《中外教育史》干嘛還用《中外管理史》呢?中外教育史它包括管理。但是管理在只是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部分可以說在中外管理史上都沒有包括進去。所以我還是建議你用中外教育史作為學習材料。
網友:看一些專家近年的論文,是不是更好一點?
李偉:剛才我已經說了,咱們這一次考研當中,它突出了對國家教育理論屆的一些熱點和焦點的問題,這些熱點和焦點包含在哪些部分當中呢,很大的部分就涵在各個教授,專家,他們所寫的一些論文。所以,你看那些論文應該還是有用的。但是要注意有選擇的看,不要盲目的拿起一本就看。所以在這里我也可以給大家來推薦幾本,比較有影響的教育雜志。其中一本就是《教育研究》。再就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的《社會科學版》。華中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版》、《教育理論與實踐》、《清華教育研究》我就給大家推薦這幾本。
網友:我考教育學原理專業,調整為全國統一考試后,參考書目是不指定的。那么開設教育專業本科學校如此之多,本科教材如此不統一,如果這些教材的一些理論觀點有沖突的話,我們應該怎么去答題呢?
李偉:關于這個教材,雖然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教材涌現出來。但是,它的題意基本上還是變化不大的。剛才我也已經說過,怎樣來選擇定義你的參考書呢。就是要有一定的權威性,質量要高。并不是說你隨便就拿過來一本做參考書。它的質量高,具體表現就是它的作者和編者要在教育學界有一定的影響,有一定的權威性,寫出來的書質量也比較高,也有許多往年考研當中有許多都是被作為制定的參考書來使用的。
網友:可以買到教育學新大綱嗎?有什么渠道?
主持人:我給大家回答一下,一般在是在高校的書店應該是可以買到的。
網友:請問老師,《教育基礎學》是教育學的子學科,那么教育基礎學改革是不是教育學也要改革呢?
李偉:這個說法不大正確?梢哉f教育學和基于基礎學不叫教育科學。這個科學反沖。但是這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教育基礎學主要研究是教育各種工具是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原理是怎樣的,可以說是二者之間,還有很大不同點在里面。
主持人:就是說是不是參加統考?
李偉:我想我們從考研大綱,它所規定的四個學科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其中四部分沒有任何一部分是針對你教育基礎學這一門學科,要考察你基礎學的素養,所以這一次教學統考當中不可能作為一個考研的科目出現。
網友:華中師范大學會不會參加統考?
李偉:這個是全國性的。
網友:你剛才推薦了那么多的書,對于我們跨專業的學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看是不是費力呢,有沒有一個便利的方法?
李偉:并不是每本書都要大家看,就是選擇其中的一本作為自己的依據的來看。
網友:我們如何對待以往07年以前這些考試的真題,他們還有沒有價值?
李偉:他們的價值可以說是不太大。如果說真正的有價值參與到命題當中歷年的真題可能有一定的價值。我覺得如果說這個歷年真題的價值在復試當中可能會發揮比較大的作用。因為在復試當中你所面對的就是你所報考的那所學校。你從他的一年德真題當中你可以發現你所報考的學校他所有什么樣的學術傳統,你可以針對他的學術傳統來進行著手準備復試。
網友:初試考的這么統一,復試的時候各個學校會有體現嗎,復試的重要性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李偉:各個復試都是由各個學校自己來負責的。當然會體現自己的個性,可能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進行,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的話,這個統一的標準也僅僅是對復試程序上的一個規定,而不可能是對它的內容一個規定,不可能是規定它的內容。至于復試的權重,咱們的考研大綱上有說得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