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面授課程 模擬考試 實用文檔 繽紛校園 英語學習 | ||
![]() |
2010考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專 升 本 | 法律碩士 | MBA/MPA | 中 科 院 | |
![]() |
四六級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職稱日語 | 職稱英語 | 博思 | 口譯筆譯 | GRE GMAT | 日語 | 托福 | |
雅思 | 專四專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語 | 零起點英、法、德、日、韓語 | 在職申碩英語 | ||
在職攻碩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
![]() |
等級考試 | 水平考試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報檢員 | 外銷員 | 司法考試 | 導游考試 | 教師資格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管理咨詢師 | ||
期貨從業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
![]() |
會計職稱 | 注會CPA | 經濟師 | 統計師 | 注冊稅務師 | 評估師 | 精算師 | 高會 | ACCA | 審計師 | |
法律顧問 | 會計證 | ||
![]() |
建造師(一級、二級) | 造價師 | 監理師 | 安全師 | 咨詢師 | 結構師 | 建筑師 | 安全評價師 | |
估價師(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 | 設備監理師 | 巖土工程師 | 質量資格 | 房地產經紀人 | 造價員 | ||
投資項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環保師 | 環境影響評價 | 物業管理師 |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
公路造價工程師 | 招標師 | ||
![]() |
執業護士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衛生資格 |
一、世界近現代史在歷史學基礎考試中的比例和地位
按照08年考試大綱的規定,世界近現史部分在考試中所占比例為30%,也就是90分。這一點與07年相比沒有變化,估計今后這一比例也將維持不變。世界近現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兩部分內容,在考綱中共劃分為19個子目,68個知識點。這部分內容在整個歷史學本科教學及歷史學學科體系中,構成了世界通史教學的第三和第四兩部分,從本科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課時的分配來看,該部分內容均大大超過世界古代史。對于這一點,從當前最為權威的大學本科歷史學世界通史教材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六卷本世界通史教材的編纂上看得最清楚不過了。該教材六卷的劃分情況為:世界上古史一卷,世界中古史一卷,世界近代史兩卷,世界現代史兩卷?梢,在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世界近現代史能占到30%的比重絕非偶然,它是由世界近現代史在整個世界通史體系和世界通史教學中的地位所決定的。
在07年考試中,世界近現代史部分所占的90分的分布情況為:選擇題為7個小題14分,名詞解釋為2個小題16分,材料題1道30分,問答題1道30分。這幾道題目除材料題需略微涉及到世界中古史的部分知識外,其余均為獨立考查世界近現代史內容,為單純的世界近現代史題目。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教材編寫、學科劃分及實際教學中,世界近代史于世界現代史分屬兩個嚴格區分的領域,但在考綱中卻是將這兩部分實行了合二為一的編排法。在此實際上體現了考綱制定者的一個基本思想,即將16世紀以來的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整體,這顯然是與當前學術界的普遍做法一致的。而從測試學的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滲透了命題者的這樣一個基本思想,即打破世界近現代史的學科界限,而將16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的相關內容進行大跨度的專題考查。這從07年考體重可以看得出來。不過,由于在現行的本科歷史教學中實際上還是以傳統的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兩個學科的分別教學為主,因而從這一角度來看,07年考試顯然主要側重了世界近代史的考查,兩道大題考查的基本上是世界近代史的內容。因此,08年考試是否還會如此?很明顯,如按照測試學規律分析,08年考試的重點理應轉向世界現代史。這一點務請大家注意。不過從總體上來看,07年考試的確較好地體現了當年考綱所規定的考查內容比例。據此,可以認為,既然08年考綱在考試內容的比例上未作變化,而考試中心又對07年考卷非常滿意,因而08年考試也必將在考試內容的分配上遵循07年考試的精神及08年考綱的原則。惟須注意的是,估計在08年的考試中07年材料解析題第30題的思路將會繼續沿用,即將會繼續出現把世界中古史與世界近現代史知識
二、08年考綱與07年考綱的比較分析
相對于世界古代史而言,08年考綱對世界近現代史部分作的調整比較大。其中增加了3個知識點,分別是:在第4子目“亞非拉民族主義運動”下增加了“殖民入侵前的亞非拉國家”、在第7子目“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下增加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在第12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下增加了“戰后的日本”。就增加的這3個知識點來看,均是屬于補充和完善07大綱相應子目知識結構的不完整的,以第12目為例,其子目標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然而對于二戰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一的“日本”卻未有列入,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而同時又有一些知識點在其他子目或知識點中已經涵蓋,因而再將其單列出來顯然又是不合理的,因此08大綱又對此類知識點予以刪除。即07大綱第5子目“近代科學技術與文化”下的“蒸汽技術與電氣技術”——該知識點實際上已為第2子目“資本主義的確立與發展”下的“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與工業文明”兩知識點所包含,因此08大綱便將其刪除;第7子目“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下的“布列斯特和約”——因其實際上已包含在“十月革命”這一知識點中,故08大綱也對其作了刪除。
08大綱在世界近現代史部分中變動較大的當屬對07大綱知識點的整合與修正了。茲作簡要分析如下:
第一類,表述和措辭的改變。包括以下幾處:
第2子目“資本主義的確立與發展”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改為“工業革命”,“德國的統一”改為“德意志的統一”,“列強瓜分非洲與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改為“世界殖民主義體系的形成”;
第11個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下的“世界殖民主義體系的解體與第三世界的興起”改為“殖民體系的解體與第三世界的興起”。
從這些調整看,除了說明07大綱的表述欠嚴謹、規范、通俗外,不能說明其他的問題,亦即無論從其內涵還是外延來看都沒有體現出有什么變化。這種調整對復習沒有大的影響。
第二類,知識點的整合。有以下幾處:
第10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與大戰的結束”分解為“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一方面加強了這兩個知識點的地位,另一方面側重點發生了重要變化,即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性”上去把握它;
第11個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下的“‘鐵幕演說’與冷戰”和“兩大陣營在全球的對峙”合為“冷戰與兩大陣營的對峙”,這一調整至少表明了兩點:第一,舊大綱的表述不合理,因為“鐵幕演說”本身就是冷戰史的必備內容,因此原有的表述將會使人理解為這一知識點僅是讓大家掌握“鐵幕演說”與冷戰的關系,而大綱制定者的意圖卻絕非如此;第二,用冷戰來貫穿二戰結束后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征、揭示兩大陣營對峙的實質,突出了冷戰的地位;
第12個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下的“英國的內政與外交”、“法國的內政與外交”、“聯邦德國的內政與外交”合為“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內政與外交”,這一整合實際上沒有較深層的含義,主要就是使表述更加簡潔,不過也滲透出二戰后西歐歷史走向聯合的趨向,亦即二戰后西歐歷史的特點就是走向一體化,這就與后面的“西歐一體化”一致起來。因此,大家在復習時應注意從整體上來把握戰后西歐的歷史。
第三類,范圍擴大了的知識點。共以下幾處:
第4個子目“亞非拉民族主義運動”下的“19世紀后半葉亞非拉的民族主義運動”擴大為“19世紀中后期亞非拉的民族主義運動”,這樣就將與前兩個知識點“殖民入侵前的亞非拉國家”、“19世紀初拉丁美洲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歷史專題,就便于命題者進行縱向的大跨度專題考查。而07大綱中所不能包含的19世紀中期的亞非拉民族主義運動的一些重要內容也就納入了08年的考試范圍,比較明顯的如“亞洲革命風暴”等內容。
第6個子目“近代歐洲國際關系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的“維也納會議與神圣同盟”擴大為“維也納會議與歐洲國際關系”。維也納會議在歐洲大國均勢與正統主義原則下確立了近代歐洲的第一個國際關系格局——維也納體系,而神圣同盟僅不過是俄、普、奧三國維護這一國際關系體系的工具而已,因此原有的規定遠不能涵蓋此后歐洲國際關系演變的復雜進程。08大綱的這一調整則明顯地彌補了這一缺陷,從而將此后瓦解和沖擊維也納體系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也納入了考試范圍之中,如由“東方問題”引發的克里木戰爭及由普法戰爭所引發的法德矛盾等內容,而這實際上也就與后一個知識點“列強矛盾與歐洲的均勢”連結到了一起。
第6個子目下的另一個知識點“德法矛盾與歐洲的均勢”擴大為了“列強矛盾與歐洲的均勢”,因為19世紀末影響歐洲國際關系的矛盾并非僅德法矛盾,更重要的應該是英德矛盾,此外還有俄奧矛盾,而正是由于這些矛盾的激化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19世紀后期在歐洲均勢下錯綜復雜的列強矛盾演變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三皇同盟、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等——理應作為復習備考的重點內容。
第9個子目“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對外政策”夸大為“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國際關系”,這是08大綱調整較大的一個知識點,從而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內容豐富的國際關系史內容納入了考試范圍,如圍繞德國賠款問題及歐洲安全問題而產生的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蘇聯與資本主義國家關系的演變等等。
第9個子目下的“蘇聯的工業化與‘斯大林模式’”擴大為“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與‘斯大林模式’”,因為斯大林模式既包含政治模式也包含經濟模式甚至還包含文化模式,因此單純的工業化不足以說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的,而將工業化擴大為“社會主義建設”就全面了。這樣就把蘇聯的黨內斗爭及農業全盤集體化兩個內容也納入到了考試范圍中。
第10個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的“大戰前夕法西斯德國的擴張與歐美大國的對策”擴大為“大戰前夕法西斯國家的擴張與歐美大國的對策”,雖一字之差內容卻增加了許多。其中重點是將日本在遠東尤其是對中國的侵略納入了進來,而只有如此才更加符合世界現代史的應有面貌,否則這段歷史是不完整的。
第四類,范圍縮小的知識點。共兩個:
第2個子目“資本主義的確立與發展”下的“19世紀后半葉英、美、法、德、日等國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政策”縮減為“19世紀后半葉英、美、法、德、日等國的政治制度與社會政策”,因法律制度并非該時期這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歷史的主要特色,而其主要體現應是這些國家出現的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即專制主義傾向和自由主義傾向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政治制度及其具體體現,如德國的半專制皇帝制度、日本的近代天皇制、英美法等國的政黨制度和文官制度等。
第13個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蘇聯與東歐”下的“蘇南沖突與‘鐵托主義’”縮減為“蘇南沖突”。因為什么是“鐵托主義”在學術界依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因此將其刪去自是必然之舉。而經過這一縮減,就是“蘇南沖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顯得更加醒目。
總之,08考綱的變化從總體上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遵循世界近現代史學科體系的內在要求,將許多在07大綱中遺漏的主干知識增加了進來,從而擴大了08考試的知識范圍;二是從知識范圍的調整來看,突出了歷史發展的連續性,防止了歷史發展線索的中斷,從而使重要歷史內容的脈絡更加完整、清晰,如此也就便于命題者的命題工作。
更多內容請訪問:考試吧考研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