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歷史學基礎考點預測四
一、中國古代史部分
考點1.夏、商、西周、秦漢、三國、隋唐、宋朝、明清發展經濟的措施、經濟發展的表現以及鮮明的特點。
考點2.大的土地制度的變革。(如井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更名田等)
考點3.古代賦役制度的變遷和戶籍制度的發展。(如租傭調制、宗主制、三長制、攤丁入畝等)
考點4.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以及影響。
考點5.重要的思想(如孔子的儒家思想、韓非的法家思想、秦朝的焚書坑儒、漢朝的獨尊儒術、今古文之爭、玄學、理學)
考點6.中國古代的文化和科技發展的表現和代表人物(如史學、文學、醫學、藝術等等)
考點7.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注意推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
考點8.幾次大的盛世局面(如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考點9.幾次大的農民起義
考點10.古代宰相制度的演變、地方行政制度和監察制度的變化。
二、中國近現代史部分
考點1.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考點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論戰內容和產生影響。
考點3.晚清政局和北洋軍閥的統治特點。
考點4.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內容、過程、影響以及相互比較。
考點5.國共第一次和第二次合作。
考點6.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制度和新軍閥之間的混戰。
考點7.抗日戰爭期間的幾次大的事變,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貢獻和相互比較。
考點8.民國時期的各種思潮、文化發展(史學、文學、藝術)與科學進步。
考點9.中共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發展過程中的曲折和進步。
考點10.改革開放的成就。
三、世界古代中世紀史部分
考點1.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過渡--基督教的興起和發展(米蘭敕令)、民族大遷徙與羅馬帝國的滅亡(四帝共治制、遷都君士坦丁堡、巴高達運動、阿哥尼斯特運動、費爾姆起義)、
考點2.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尼卡起義
考點3.克洛維與墨洛溫王朝、《薩克利法典》、查理·馬特的采邑改革、丕平獻土和神圣羅馬帝國。
考點4. 西歐封建國家的建立以及西歐封建制度(采邑制、分封制、封君封臣制、莊園制)
考點5. 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奧古斯丁、經院哲學、教皇國的建立、神權政治學說、克呂尼改革、異端運動)
考點6. 商業經濟和城市的興起(行會及其性質的轉變)
考點7. 十字軍東佂的背景和影響。
考點8.法國(英法百年戰爭、胡格諾戰爭與《南特敕令》)注:西歐各國的宗教改革運動)、英國(圈地運動、都鐸王朝、安立甘教、清教運動。
考點9. 德國(黃金詔書、漢薩同盟)、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
考點10. 日本古代文化和古代中美洲文明、印加文明
四、世界近現代史部分
考點1.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事件、戰役、條約)以及相互比較。
考點2.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雅爾塔體系的背景、過程、意義以及相互比較。
考點3. 殖民體系的解體和第三世界的興起(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菲律賓)……的獨立,把亞非拉國家的獨立時間制表總結。
考點4. 維也納會議(時間、維也納體系、神圣同盟)
考點5. 兩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特點、影響。
考點6. 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
考點7. 列強矛盾與歐洲均勢(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過程)
考點8. 西歐主要國家的內政和外交(英、法、德、意、日。注:戰后聯邦德國和日本的經濟騰飛及其原因)。美國的內政和外交(麥卡錫主義、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的政策。注:可以縱向梳理一下。)
考點9. 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
考點10. 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改革、蘇南沖突、波蘭匈牙利事件、戈爾巴喬夫改革、東歐巨變與蘇聯解體。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