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教育研究方法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 主觀判斷、客觀接收、意義建構
2.有關問題、問題順序
3. 控制
4. 加權算術平均數
5. 無關變量
二、名詞解釋
1. 二次文獻:又稱檢索性文獻,二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包括著錄其文獻特征、摘錄其內容要點,并按照一定方法編排成系統的便于查找的文獻。
2. 區組設計,是將被試按區組分類,使每一區組的被試盡量保持同質,然后將區組內被試隨機分派到各個實驗處理中去,這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每一個被試為區組,使其保持同質。另一種方式是配對,即根據研究的要求,將影響研究結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試配對,這樣可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試對。
3. 隨機化方法是依據數學上概率的原理,將被試按相等機會原則分組。理論上可使不同組的被試除實驗處理之外,其他無關變量保持相等,可彌補配對法顧此失彼的特點,是控制無關變量較好的方法。
三、簡答題
1. 自變量的種類
答:⑴ 課題方面的自變量,⑵環境變量,⑶ 被試變量,⑷暫時的被試變量。自變量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無形的。
2. 文獻綜述的一般形式和結構
答:總體上,文獻綜述的形式和結構一般可粗略分五個部分:緒言、歷史發展、現狀分析、趨向預測和建議、參考文獻目錄
3. 無結構式問卷與結構式問卷的主要區別在哪里?
答:無結構型問卷屬于開放式,沒有固定的回答格式與要求,對填答問卷者來講,可以自由回答,故又稱作開放型。這種類型的問卷,多用在研究者對某些問題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種多樣,所以整理資料比較費時費力。可使對問題的了解更深入,即時發現一些新的問題,使對問題的探討在更深度的情況下進行。如果采用集體訪問,可以將所要研究的問題提出來,供集體討論。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說明填答者的動機、態度、意見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點是資料分散,難以統計,而且需要花費填答者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結構型問卷可根據是否使用文字,劃分為圖畫式與文字式。圖畫式比較適合文字能力較差的兒童與文盲被試,在跨文化研究中應用較方便,可少受文化影響。結構型問卷根據答案的不同形式還可劃分為:選擇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適合于使用統計方法和進行量化處理。
四、論述題
1. 影響統計結論效度的因素。
答:⑴統計檢定力低(決定統計檢定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有:a、樣本大小,樣本小統計檢定力低。b、顯著性水平α的大小。α越小,β錯誤就越大,統計檢定力降低。因此顯著性水平α的大小要合適,一般為.05,但有些研究其統計推論錯誤不會造成嚴重后果或教育方面的研究,允許顯著性水平α為0.10。c、因變量的誤差變異(標準差)的大小,標準差越大,標準誤也大,達到顯著水平時,β錯誤增大。以上因素會影響統計檢驗能力,使之偏低,易犯第二類型錯誤。)(2)選用的統計方法依據的各種假設條件滿足的程度。例如一般統計方法建立在隨機變量的基礎上,若數據本身不是隨機變量,此時所用統計方法的依據不能滿足,因而,其統計結論效度自然降低或沒有效度。再如Τ檢驗,u檢驗,方差分析等都要求數據為隨機的等距或等比的變量,總體分布為正態,其抽樣分布亦為正態分布或Τ分布,或方差齊性,才可應用。(3)多重比較和誤差變異(如果實驗誤差太大,標準誤也大,實驗處理的層次增加,摒棄虛無假設的可能性增加,α錯誤也增加。)(4)測量工具的信度;(5)實驗處理執行的信度,即實施實驗時遵守設計要求的程度。(6)實驗環境內,無定性非相關事故的影響;(7)被試者的隨機變異。
上述后四種因素,皆影響誤差變異的大小,如果誤差變異增大,使β錯誤(Ⅱ型錯誤)增大,如果誤差變異太小,又易犯第Ⅰ類型(α)錯誤,因此,選擇好樣本,嚴密研究設計,選擇正確的統計檢驗方法,利用可靠的測量工具等會增加統計結論效度。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