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一下背景,我報考的是北大憲法與行政法專業,專業基礎并不好,但確實很感興趣,平時很喜歡看相關方面的書。閑話少敘,分科談起。
【政治】
政治我準備的不算早,9月15號報了一個輔導班,之前一點了解沒有。因為不了解,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所以才報的輔導班,但我并不建議大家報,起碼我所上的輔導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念講義,間或穿插一些無聊的段子,至于老師,不想說太刻薄的話(其實心里面不少),但其認真態度和講課的深度都不如好一點的高三政治老師。我報的輔導班領銜的老師是張俊芳徐之明,張還好一點,徐老師實在是浪費人的時間和金錢。
政治我一直覺得自己起步比較晚,中間又受到誤導走了一些彎路。
現在比較理想的做法是:
(一)先了解政治考試的基本情況(如,主觀題客觀題各五十分,客觀題是拉分的關鍵,主觀題五部分一共五道各十分)。
(二)大綱出來就對著講義或者網上的講課視頻畫一遍重點也借機瀏覽一下。
(三)買肖秀榮系列的書(沒做過他的1000題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事,但和我一起考的同學有用過的),我買過他那個系列的包括“最后四套題”在內的最后四本書,感覺都不錯,肖秀榮似乎不是一個嘩眾取寵的人,而是一個真正可能對考試有幫助的人。同樣值得推薦的風中勁草,身邊很多同學在用,也不錯,但那些年代久遠的真題如果沒時間則不必再做,因為過時了。
(四)不停地做選擇題,瀏覽講義,通過做題查漏補缺,選擇題是拉分的關鍵。
(五)大概最后二十天左右,做套題,看錯題,背大題,主觀題大家背的都是差不多的幾本書。
(六)以上只是大概流程,過程中的答題規范問題或是重點難點,自己要留心總結。
我政治考的并不好,70出頭(客觀題38-40,看來今年北京大題算是比較水吧),但考慮到復習乃至考試過程中出現的中中不足,對這個成績我還算滿意。
【英語】
英語我著手比較早,很早就做真題了,也堅持做閱讀,還報過一個輔導班(新東方寒假班,閱讀老師是李劍,作文老師姓黃,我覺得對我還是很有啟發)。
英語是一個需要早著手的科目,因為到最后10天或20天,根本沒時間做英語題目,所以在此之前就要把英語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上,換句話說是把閱讀錯題數目保持在兩個左右,新題型盡量不錯,這樣比較保險。
我覺得準備英語方法還在其次,重要的是保持做題量,即使英語水平比較好的同學也不能忽視做題。我覺得正常情況下(即不是考前十幾二十天的時候),一天保持做四篇閱讀是比較放心的,當然如果你有時間,多多益善。對做錯了的題目要分析,這個不用說了。
考北大法學,英語拿75分以上是比較保險的,少一點也不是說就考不上,只是那就需要在別的科目上有明顯優勢了。
綜合課和專業課我其實都考的一般,只是由于各科都還不是特別差,比較平均,所以能僥幸考上。其實我在專業課上還是花了很多功夫的,看到出來的結果,一方面覺得差強人意,一方面覺得萬幸。
下面我談談對準備考試的心得,無關學術,說錯了,還請高人付之一哂。
在具體談之前,提醒大家準備09—13年考題,04—08年考題,和04年之前的考題。先翻翻,起碼對考什么有個初步了解。
【綜合課科目】
一、刑法
(一)用書。
我用的是雙楊的書,好像是第五版,陳興良老師的《規范刑法學》學習的時候翻過,但其實應對綜合考試用不了那么多。刑法一般都是一個總論題目,一個案例分析(多在人身權財產權部分,一般也涉及到總論的某些知識點)。準備案例,注意典型問題,看司考題,推薦袁登明的48講。我覺得民刑法都博大精深,對于我們準備考研的本科生,不必貪多,而是盡量做到把一本書吃透,要反復看,特別是重點問題,在理解和不解、記憶和忘卻反復穿梭,是大家都會經歷的過程。
(二)考試特點。
刑法綜合課一般考的都不難,且重點問題會反復考。答題一定記得,按點給分,點到為止。統籌兼顧,沒必要搞得太復雜,也盡量別在這上面落后。
一、民法
(一)用書
我用的紅皮書和李建偉的60講。這是一個我有心好好學,但學的并不好的科目,大家如果時間比較充裕,推薦王澤鑒先生的書,沒時間上面兩本反復看也可以應付,但就別指望能有什么優勢了。
(二)考試特點
民法據尹田老師說,自09年換出題老師,題目風格就變了。大家看一下就能感受到,現在一般是一道法條分析一道案例分析,考查大家對重要的法條以及背后理論的理解,有一定難度(事實上今年考題我最沒把握的就是民法的兩道題)。大家一定要注意對重點難點的理解,結合題目思考老師在問什么。
我記得王澤鑒先生《民法思維》一書在開篇階段提過對臺灣司法官考試題目的看法,很有意思,也許對我們準備考試亦有幫助,有時間不妨找來看看,當然不看也無所謂。
我民法學得不好,考得可能也不好,就不多說了。
二、刑訴
(一)用書。
我用的是汪建成老師的那本比較老的教科書,這本書的好處是他有一些汪老師自己的看法而有時汪老師會直接考這些看法(如我國陪審員制度特點,刑訴法是憲法適用法)。對這些題目直接把書上內容搬上去就好了,按點給分不必太復雜。其次,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可以對照目錄建一個體系。
其實,刑訴教科書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一,法條必須熟悉。二,陳永生老師的兩份筆記,一份關于基礎理論的總結,一份新修法概述。陳老師的的筆記非常好,不僅是應對考試的的利器,也有助于我們提綱挈領。
陳瑞華老師和汪建成老師的論文都應該看看。
二考試特點。重點熱點反復考。經常有重復題目,北大期末考試題也可參考(北大BBS上有)。
三、民訴
(一)用書
我用的是劉家興潘劍鋒老師的《民事訴訟法學教程》第三版。民訴和刑訴風格正相反,幾乎不用看老師論文,我記得潘老師在輔導班課程上說過,綜合課不用看論文,面試時可能才會涉及到。
(二)考試特點。
20分,兩道題,一般都比較基礎,不必弄得太復雜,但重點問題一定要吃透。老師比較得意的問題反復考,比如好像有一道題問民事訴訟當事人類型吧,似乎不難,考慮不全可能會丟很多分。和其他任何科目一樣,愛考原則、特點,大家在掌握過程中注意舉例。
說到憲法,專業課和綜合課差距比較大。
綜合課上,最重要的不是那本教科書而是憲法法條。有很多年題目,只要你對憲法條文足夠熟悉,10分能拿8分左右,如果不熟悉法條,不管看的是什么教科書都不得要領。比如,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機關組成原則,憲法中的關于訴訟程序的條款,憲法中關于平等權的規定。都是考對憲法條文的熟悉程度,這些條文可能并不在一章,要靠自己總結。
此外,不管專業課還是綜合課,王磊老師的《選擇憲法》和《憲法的司法化》都有必要看,這兩本書可以說是出題寶典了。王磊老師是最早提出憲法司法化的學者,大家看著兩本書不要心浮氣躁,注意可能出題的地方自己總結。
【專業課】
然后說專業課準備,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精研博覽(這個詞可能可能有點大了,但我覺得不管我們在哪個程度上都可以以它作為一個目標)。
張千帆老師的《憲法學導論》很經典,讀幾遍都不嫌多,這本書是08年以前出的,還沒有第三版,可能一些新動態沒加進去(比如法國憲法訴訟,人大代表城鄉同權之類的),可以以老師新出的《憲法學講義》作補充。
林來梵老師的《憲法學講義》很好,是給本科生講課錄音的整理,口語化很好玩,看的時候別光看熱鬧,其實能學到很多東西。
韓大元老師主編的《憲法學》的基本權利理論一章應該看,那章是人大的張翔老師寫的,他研究德國法,還出過一本專門介紹德國基本權利理論的書,很不錯,有時間看看那本書,沒時間也要把《憲法學》那章看過,都是對重要理論的介紹。有一年專業課考過基本權利競合,大家肯定都有印象。
傳統教科書,推薦甘超英老師主編的《憲法學》第三版,而不是周葉中老師的紅皮書。在對有的制度上的介紹上,甘老師的《憲法學》整理的比較系統,看著也比較清楚,可以作為補充。
一、行政法
對綜合課而言,重要的法條要掌握。教科書,姜老師的紅皮書和羅老師湛老師的《行政法學》第三版,都可以。
專業課,我建議都看,最好能看三遍以上,因為看第一遍只是了解,心里面是沒有問題的,多看才會有問題,才會思考,才會主動找別的書或是論文。可能是笨功夫,可能會枯燥,但這個過程不管是對學習還是考試都是有益的。
作為參考的教科書,我推薦余凌云老師的《行政法講義》何海波老師的《行政訴訟法》,尤其是后者,讀書的過程是很有樂趣的。
還有,看老師的重要論文,今年復試我就在這上面吃了點虧。
終于寫完了六門科目,其實只是一個大致的介紹。在考研的過程中,大家肯定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有些是意料中的有些是意料外的,有學習上的也有學習以外的,有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也有你自己要獨自承擔的,這些都是上天對我們的考驗,誰都有沮喪難過的時候,在那種時刻盡量告訴自己“這一切都必然要經歷,這一切都會過去”,也許在這條崎嶇的路上你就能走的更坦然一點。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