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綜診斷學病癥及問診要點:胸 痛
胸痛(chest pain)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主要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數由其他疾病引起。胸痛的程度因個體痛閾的差異而不同,與疾病病情輕重程度不完全一致。
【病因與發生機制】
引起胸痛的原因主要為胸部疾病。常見的有:
1.胸壁疾病急性皮炎、皮下蜂窩織炎、帶狀皰疹、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流行性肌炎、肋骨骨折、多發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
2.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病變、急性心包炎、胸主動脈瘤(夾層動脈瘤)、肺栓塞(梗死)、肺動脈高壓以及神經癥等。
3.呼吸系統疾病 胸膜炎、胸膜腫瘤、自發性氣胸、血胸、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癌等。
4.縱隔疾病縱隔炎、縱隔氣腫、縱隔腫瘤等。
5.其他過度通氣綜合征、痛風、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膈下膿腫、肝膿腫、脾梗死等。
各種化學、物理因素及刺激因子均可刺激胸部的感覺神經纖維產生痛覺沖動,并傳至大腦皮層的痛覺中樞引起胸痛。胸部感覺神經纖維有:①肋間神經感覺纖維;②支配主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③支配氣管與支氣管的迷走神經纖維;④膈神經的感覺纖維。另外,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還可見遠離該器官某部體表或深部組織疼痛,稱放射痛(radi—ating pain)或牽涉痛。其原因是內臟病變與相應區域體表的傳入神經進入脊髓同一節段并在后角發生聯系,故來自內臟的感覺沖動可直接激發脊髓體表感覺神經元,引起相應體表區域的痛感。如心絞痛時除出現心前區、胸骨后疼痛外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或左頸、左側面頰部。
【臨床表現】
1.發病年齡青壯年胸痛多考慮結核性胸膜炎、自發性氣胸、心肌炎、心肌病、風濕性心瓣膜病,40歲以上則須注意心絞痛、心肌梗死和支氣管肺癌。
2.胸痛部位 大部分疾病引起的胸痛常有一定部位。例如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固定在病變部位,且局部有壓痛,若為胸壁皮膚的炎癥性病變,局部可有紅、腫、熱、痛表現;帶狀皰疹所致胸痛,可見成簇的水泡沿一側肋間神經分布伴劇痛,且皰疹不超過體表中線;肋軟骨炎引起胸痛,常在第一、二肋軟骨處見單個或多個隆起,局部有壓痛、但無紅腫表現;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疼痛多在胸骨后方和心前區或劍突下,可向左肩和左臂內側放射,甚至達環指與小指,也可放射于左頸或面頰部,誤認為牙痛;夾層動脈瘤引起疼痛多位于胸背部,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與兩側腹股溝和下肢;胸膜炎引起的疼痛多在胸側部;食管及縱隔病變引起的胸痛多在胸骨后;肝膽疾病及膈下膿腫引起的胸痛多在右下胸,侵犯膈肌中心部時疼痛放射至右肩部;肺尖部肺癌(肺上溝癌、Pancoast癌)引起疼痛多以肩部、腋下為主,向上肢內側放射。
3.胸痛-眭質胸痛的程度可呈劇烈、輕微和隱痛。胸痛的性質可有多種多樣。例如帶狀皰疹呈刀割樣或灼熱樣劇痛;食管炎多呈燒灼痛。肋間神經痛為陣發性灼痛或刺痛;心絞痛呈絞榨樣痛并有重壓窒息感,心肌梗死則疼痛更為劇烈并有恐懼、瀕死感;氣胸在發病初期有撕裂樣疼痛;胸膜炎常呈隱痛、鈍痛和刺痛;夾層動脈瘤常呈突然發生胸背部撕裂樣劇痛或錐痛;肺梗死亦可突然發生胸部劇痛或絞痛,常伴呼吸困難與發紺。 .
4.疼痛持續時間 平滑肌痙攣或血管狹窄缺血所致的疼痛為陣發性,炎癥、腫瘤、栓塞或梗死所致疼痛呈持續性。如心絞痛發作時間短暫(持續1~5min),而心肌梗死疼痛持續時間很長(數小時或更長)且不易緩解。
5.影響疼痛因素 主要為疼痛發生的誘因、加重與緩解的因素。例如心絞痛發作可在勞力或精神緊張時誘發,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后于1~2min內緩解,而對心肌梗死所致疼痛則服上藥無效。食管疾病多在進食時發作或加劇,服用抗酸劑和促動力藥物可減輕或消失。胸膜炎及心包炎的胸痛可因咳嗽或用力呼吸而加劇。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