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真題及答案專題※ 關注微信 對答案 ※ 考研題庫估分
我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給大家解析一下今年寫作的題目。很多同學拿到寫作題之后感覺好簡單,至少比模考題簡單一些。
我們一起看一下。這篇小作文結論非常簡單,在第一段就已經有了,這一種建議看似有理其實未必正確。在結尾段也明確給出了。所以考前特別擔心,說找不到結論,結論不會找不到。材料反對政府進行干預,由材料的論據無法推出反對政府干預這樣的結論,來看看材料是從哪幾個角度進行論證的呢?
第一,它說生產過剩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剩,在第一組論證里面講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只要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我們在這看到,這里有一個只要,就,這是一個充分條件檢驗命題。碰到充分條件我們要去攻擊它,充分條件不夠充分。比如說生產型的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了,但是如果它所生產的這種產品已經落后時代,已經被市場淘汰,或者已經出現了絕對的供過于求的現象,無論這個企業如何努力它也是無法獲得應有的效果。這是第一組論證的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即使出現了真正的生產過剩,市場也會進行充分的調節。我們說這個手段可能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它可能有副作用。出現了市場過剩,市場調節可能會失靈,就算有效可能會滯后一段時間,損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政府的條件可以減少這種損失又何樂而不為呢?在最后一句上,我們仍然是回應到對于總結論的質疑上。這是對題干的第一組論證的質疑。
第二組論證,題干說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說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因而它是一種客觀的規律。常見現象未必是經濟規律,這一種命題方法我們仍然能找到,在2014年權利的平衡就是權力的平等。我們要做的是,常見現象未必是經濟規律,可能會有不成的現象,這也是一種經濟規律嗎?這一種現象出現了,不管是不是規律都不能拒絕政府的敢于。
這是第二組論證的第一個層次。再看第二個層次的分論點。如果讓政府采取措施干預就違背了經濟的客觀規律。這是一個充分條件檢驗問題。政府如果干預也可以遵循規律。這是對于第二組論證的分析,我們仍然可以由兩個方向。
材料的第三組論證。一是生產過剩有什么好,二是生產不足有什么不好我們可以分成兩段分析。先看材料怎么論證生產過剩好。可以增加物資儲備應對不時之需,注意這幾個層次要寫在一段里面。比如說只是部分行業出現的生產過剩,如果這些行業不需要進行物資儲備是不是就是浪費,這是一方面。我們還可以說就算出現了物資儲備也未必是越多越好,否則按照材料的邏輯是不是應該鼓勵生產過剩?就算是增加物資儲備,是不是恰恰需要有人做計劃規劃?是不對于生產過剩材料,來進行多層次有序的一個攻擊。
再看生產不足有什么不好。這里出現的邏輯問題,這個邏輯問題是往年真題里面沒有出現過的,但是新東方在線的基礎課里面給大家講了一個例子,微博上有一個人說我課間不應該打鬧,摔倒了摔,都變成了傻子和殘疾人誰來建設祖國呢?它把每一步推理里面可能性的結論,無論可能性大小都當做確定性的結論再做下一步推理的。在這個論證里面,材料也出現了滑坡。我們來看,政府干預生產過剩未必使得它變成生產不足。這種可能性存在,但是你不能認為它必然會發生,你更不能因為生產不足必然會發生由此推出來人們會過,日子,未必影響到衣食方法。現在的替代品很多,某一種商品生產不足可以找其它商品替代。最后推出來說缺衣少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這樣的論證也是
這是對于材料的第三組論證攻擊。最后,材料說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我們說政府管好民生問題,不等于政府不管好其它問題。如果生產過剩影響到經濟有序健康的發展,本身就會影響民生,是不是政府更應該管一管,出現自相矛盾的措施。
以上就是論證的分析,我們從邏輯漏洞上給大家做了一個解析。老師寫了一篇反問給大家看看。我們從語言上給大家分析一下,政府不應該敢于生產過剩嗎?遵循質疑結論和新要素。在開頭段,我們寫了三行60個字,這是標準的長度,總結了論證的結構,我們說論證是未必成立的。第一段是首先這一段有7行,試卷是一行,標準符號單獨占一行,七行是比較標準的數字,這樣符合總的字數要求。在具體的寫法上,之前講課的時候說過了,在首先后面,生產過剩通過什么什么一定能小花嗎未必,我們用設問句指出問題出在哪里。整個表述清晰有效。
其次就是,六行,放在試卷上是六行,如果把什么什么,那么怎么樣怎么樣,這里面實際上是一個條件思維。先加一個條件做一個反問,退一步說又是組合式的攻擊,你會看到首先和其次分別是材料的前兩組論證。到了第三,我們開始攻擊第三組論證的部分。大家看到,寫了三段,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沒有采用由A推出B,這是值得商榷的,我們沒有采取這種模式。在考試當中,對于你來說只是,對于閱卷老師來說,我們要盡量擺脫模板化。這是需要專門訓練的。
我們也進行了一個組合式的攻擊,而且。
最后這個段落,寫的是第三組論證里的另外一個問題,寫到結尾的時候,除了上述問題材料還指出了什么什么,老師沒有用自相矛盾的術語。為什么到最后還寫一個呢?是為了增加采分點。我們說即使這個觀點可能是對的,但是材料的論證無法讓人信服,我們對提干的結論得出過程…。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對答案 看視頻解析!
相關推薦:
2015考研政治答案 ※ 2015考研英語答案 ※ 2015考研數學答案 ※ 關注微信 對答
案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