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
本科目的考查涵蓋了考試大綱中的4種題型:即選擇題、名詞解釋題、史料分析題、簡答題(論述題)。在分值分布上,歷年都保持穩定,基本上占到總分的30%左右。每年的題量都保持在8-9道,具體來說就是選擇題4-5道,名詞解釋1-3道,史料分析題1道,簡答(論述)題1道。
根據對歷年真題的分析,中國古代史依然是以考查歷史基礎知識尤其是政治史和經濟史為主,也就是主要考察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現象等內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了“一條鞭法”、乾隆時期的林爽文起義、西漢到唐代的賦稅制度等;2013年考查到了明朝的五軍都督府、昭宣中興、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隋唐時期婦女地位的提高、15世紀美洲作物在中國的傳播等;2014年則考查到了五代十國的興亡、周公旦、西漢與匈奴的關系、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年前)海外貿易政策及其影響的相關內容,2015年考查到了衛所制、江南經濟發展、宋遼間的和戰等,同時,在選擇和名詞解釋題中還會兼顧考查思想、文化、藝術和科技等方面的內容,例如2012年考查的龍山文化、《四書集注》、《三朝北盟會編》等;2013年考查的紅山文化、漢代今、古文之爭、宋代科舉等;2014年考查的臨沂銀雀山漢簡、《七略》、凈土宗、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等內容,2015年考查的今文經學,這樣就保證了考查的全面性。
中國近現代史
選擇題注重考查考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近現代史范圍大、內容多,任何小的知識點都有可能拿來作為考查的內容,但出題仍然會以政治、經濟史為主,例如2012年考查到的“昭信股票”、2013年考查到的中俄“璦琿條約”、2014年考到了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2015年考查的清末新軍、公行制度、四行二局等內容。
名詞解釋考查的還是這一階段較為重要的史實的再現能力和總結能力,因此需要加強這方面知識的積累,例如2012年考到的蒲安臣使團;2013年考到的“863”計劃;2014年考到的厘金、安福國會;2015年考到的嚴復、商團叛亂等。
史料分析題考到的概率不大,主要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到目前為止中國近現代史的史料題共出現了2次,一次是與中國古代史聯系起來考查,也就是2007年考查到的科舉制,單獨出題的情況只出現了一次,即2012年考查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和早期維新思想”。
論述題考查的頻率相對史料分析題要高一些,一般會考查政治、經濟、思想方面的內容,所以涉及這些方面的主要過程、基本線索和橫、縱向聯系都有可能被考查到,例如2011年考查到的“近代兩次中日戰爭對中國政治、經濟和國際地位的影響”、2012年考查的“天京事變前太平天國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政策及主要變化”、2014年考察的“1931—1941年英美遠東政策的變化及對中國的影響”、2015年考到的近代中日兩國工業化的發展。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本科目共考查4種題型:選擇題、名詞解釋題、史料分析題、簡答題(論述題)。一般來說,世界古代中世紀史考查的是從遠古時代至1500年前后的世界歷史(即從史前人類至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歷史),本科目以考查政治、經濟、文化史為主,例如2012年考查的“布匿戰爭”、拉美西斯二世;2013年考查的“大衛統一以色列部族和猶太族”、加洛林文藝復興、中世紀西歐的政教之爭等;2014年考查到的伊凡三世、科田法、伊拉斯謨、盧布林合并、古代波斯文明等;2015年考查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德里蘇丹國、奧斯曼帝國的興衰、古埃及、印度、希臘的文化等。
在題型上,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的考查基本上以選擇、名詞解釋、論述題的形式出現,史料分析題很少被考到,只有2009、2015年各出了一道關于羅馬帝國境內基督教發展狀況的考題。
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近現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兩部分內容,考查的重點在歐洲史,包括西歐封建國家的改革、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資產階級革命、殖民掠奪、現代歐洲國際關系和兩次世界大戰、冷戰格局等,也可以看做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別史(英、法、德、美、日、俄),例如2012年考查到的“豬灣事件”、“拿破侖三世與法蘭西第二帝國”;2013年考查的“江戶幕府”、“一戰前俄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二戰期間及戰后美國經濟的特點和影響”;2014年“墨索里尼政府垮臺”、謝斯起義、1931年-1941年美英的對外政策及其影響;2015年考查的“英國病”、布雷頓森林體系等。
在復習的同時還要注意亞、非、拉美等國為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所進行的一系列斗爭和改革的內容,例如2013年考到的“蘇丹馬赫迪起義”、2014年考到的“凱末爾主義”、2015年考到的蒂博尼哥羅起義。
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
根據大綱中的要求,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中,最典型的像史料分析題既可以算作歷史文獻學的內容也可以算是中國史或世界史的內容,其他像2012年考到的“年鑒學派”既是史學理論和史學史的內容同時也是世界近現代史的內容,而2012年的“《三朝北盟會編》”、2014年的“《漢書·藝文志》”既是歷史文獻學的內容,也是中國古代史的內容。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