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名師余開亮、王子健考后第一時間點評2008年研究生考試各科真題,以下是此次訪談實錄。
主持人:今天上午進行了2008年的考研政治,今天我們有幸請到海文的兩位政治輔導專家余開亮老師,我們也將會電話連線王子健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試題的總體特點。首先請問余老師,2008年的政治試題您對它的總體印象是什么,給我們談一下它的特點?
余開亮:今年政治試題總之上應該說是緊扣17大精神,一些重要的理論、觀點和國內外一些熱點問題都結合的比較緊密。從整個試題來看難度應該說和往年持品,在前面的選擇題比去年相對簡單一些,分析題比去年更加靈活,綜合性也比較強,應該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總體上可以看到現在政治命題的一個基本思路,是講究穩中求變、求新。
今年08年試題在新的方面有幾個特點,一個是試題涉及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比如說以前從未考過的中日關系,今年做了一道大的分析題,另外臺灣問題上也考了一個選擇題,這個在以往試題里面都是很少涉及到的。比如說中日關系可能很多老師在講的時候都是作為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一般不作為重點來講,所以做這道題目應該說出乎很多老師的意料。這可能也反映了考試中心關于反押題的態度。這是一個最大的變化。
第二個就是試題對我們的新增知識點考察的強度比較大,另外一個是對熱點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重要的民生問題,醫患關系,這是哲學里面考的一道題目,另外我們的新農村建設,還有氣候問題,這些都是一般老師在前面對這樣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都進行了一些預測,這是一個比較熱的問題。
總體上我認為今年考試的分數可能和去年差不多,這是我個人對它的一個總體看法。
主持人:我們下面電話連線王子健老師,請王老師介紹一下他對今年試題的一個總體看法。
王子健:剛才余老師對08年政治試題的總體歸納來說,我是跟他保持一致的。但是我想強調我個人的一個感受,第一個,今年試題總體上看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察,基礎知識基本的理論考察體現的也很鮮明,所以總體來看從選擇題角度來講難度可能比去年要降低,學生可能在客觀題得分一般情況下平均可能比07年要高,所以這也表明我們對基礎知識的考察,尤其無論哲學還是政經以往得分率比較低,但是今年比較簡單。從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鄧小平理論角度來看,也是比我想像的簡單,所以很多考點是做一個嘗試性的東西,作為一個基礎性的,記一記,背一背。
第二個感覺,總體上試題對17大的整個精神反映的還是非常強烈,這點無論從時政題還是從大的分析題,包括人與自然關系,科學發展觀和氣候的問題,還有我們強調新農村建設,還有從整個社會對核心價值體系,民族精神,還有從17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怎樣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等等之類的,所以這個都是17大的精神在里面反映的非常鮮明,這是我個人的第二點認識。
第三點,剛才余老師也強調有些考點敏感問題出乎我們一般老師的預料,像中日關系,中日關系我們一般老師今年都是作為選擇題,多選提,時政題重點強調,但是從大題角度來講可能老師從這個角度分析認為可能性比較小,臺灣問題雖然考的很簡單,錦濤同志的四點意見,一般考生都能答對,但是也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所以今年試題的敏感問題是一個新的特點。第二個,試題對熱點問題的捕捉,最熱點的問題可能在試題中也沒反映出來,但是我們強調了一些次熱點,可能我們也應該關注的試題當中體現的很鮮明,今年國際關系很重要的像歐盟,歐盟當然考的很簡單,就是加入歐盟新的兩個成員國,這是最簡單的,像里斯本條約就沒有反映出來,當然歐盟也涉及到了。另外像美國在東歐導彈防御體系問題,包括美俄關系變化,這也是今年一個熱點問題,但是試題中沒有體現,但是考了次熱點,次熱點是環境問題包括自主創新,這對于鄧論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大題,我們從預測試題角度來講今年把它作為一個很重要的,也是排在跨學科命題首位的一個大題,這個題從環境,從可持續發展,從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從中國氣候環保問題所反映出來的南北關系,或者所謂中國威脅論,現在試題叫氣候,這些情況下它的實質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也是重點分析了,但是試題也體現出來了。
當然還包括一些問題,像民生問題也是在我們整個試卷中體現的很鮮明,所以總體來看對一些熱點問題既回避了一些最熱點的問題,但是另一方面還是捕捉到了我們從國內國際十大新聞這些重點,還是捕捉在內,所以這是第三個,補充的。
主持人:謝謝王老師。剛才兩位老師就今年試題所呈現的總體特點給同學們做了一個介紹,同學們可能最關心的問題還是針對每一部分的紀時點,請您再詳細地為我們每一部分的知識點對我們做一個講解。
余開亮:我先講一下哲學,哲學相對來說今年的單選和多選的難度,理解性的東西比往年要下降。很多題目可能是根本不需要很大的理解就能夠把答案做出來,前面王老師也說了像哲學政經,我們以往考試的時候強調對知識點的一種深度的理解,以及要對它很深入的掌握以后才能做對答案。今年可能增加了一些實際的部分,相對來說理解的程度就有所下降,這也是我前面說整個選擇題難度比往年要低一點的最主要原因。
相關鏈接: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及名師解析匯總專題 |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英語、政治、數學)匯總 |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名師解析匯總 |
2008考研查分、復試分數線、調劑信息發布預告 |
更多內容請訪問:考試吧考研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