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這道題目相對來說應該要容易一點,主要是講的IBM公司的發展,在這種競爭和壟斷過程中怎樣發展。第一問是講用IBM的案例說明壟斷和競爭的關系,所以這里面應該包含兩個層次在答題的時候,第一個層次,要對這個案例結合壟斷和競爭進行一下描述,這是一個;第二個就是答壟斷和競爭的關系;所以相對來說我覺得這道題還是容易一點。所以你首先描述一下整個IBM公司自己在自由競爭的基礎上是怎樣產生的,然后又怎樣在計算機行業占據一種壟斷的地位,然后題目里面又說了在這樣一種壟斷的過程中又會出現一些新的競爭,又加劇了競爭。所以在這種競爭和壟斷的交替過程中IBM公司在不斷發展。你回應一下題目,把這個語言組織一下,然后就可以結合我們講義里面講的關于資本主義壟斷和競爭的關系,把這個說清楚就比較好辦了。
第二個,從IBM公司的發展過程總結一下壟斷資本條件下競爭的新特點,這里面也是考兩個層次,一個層次也是對這個材料進行回應,也是應該要把IBM公司的發展過程用一兩句話概括一下,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把這個知識點拿上去,就是壟斷資本條件下競爭的新特點,這個新特點也是我們的教材和講義里面說的很清楚的,總共有五個特點。這是這道題目的答題基本思路。所以我覺得政治經濟學這道題目相對來說容易一點。
下面再講一下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這道題目和我們的教材結合的是比較遠的,和形勢與政策結合的非常緊密,主要講的是一個中日關系。第一問講的是中日兩國戰略互換關系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這個基本精神應該說是一個形勢與政策的題目,主要就是我們要知道中日的戰略互惠關系它的內涵,它的基本精神,當然你在答題的時候要稍微對這個題目用那么一句話概括一下,然后再回到主題。這是第一問答題思路。
第二問是關于溫家寶用日本的一句諺語來形容中日關系的寓意,要求你對這句話展開進行分析。回答這個也是,我們首先解釋一下這句話,就是盡管中日關系經受了一些考驗,這是對它的一個解釋,第二句話是表明雖然中日關系有一些影響它發展的不利因素,有一些外部條件的影響,但是中日關系的根基不會動搖,然后后面對這兩句話進行一下展開,展開的話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就是要展開盡管風在呼嘯,那么這個風主要指的什么東西,所以說要把影響中日關系這種發展的曲折性,這些不利的因素用幾句話概括一下,比如說特別是結合這個材料主要講的是日本對于歷史的態度問題,對于戰爭的認錯問題,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其他的比如說日本國內民族主義,可能還涉及一些對臺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到中國和日本經濟的發展。這是把它的原因展開。
第二個是講山卻不會動搖,就是說雖然面臨一些不好的因素,但是中日關系它根基是不可動搖的,它的原因又是什么?比如說中國日本都是亞洲,是世界上比較重要的一些國家,中日關系本身對世界的和平發展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比如說中日關系現在的經濟相互依存關系越來越加深,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在亞洲這個區域地區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還有一些比如說中日的民間交流也非常活躍,所以這些都是影響到中日關系發展的一個積極的因素。所以在這個條件下中日關系雖然有一些考驗,有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是我們還是對中日關系抱著一種非常積極的態度,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世代代流芳下去,我們要嚴格恪守我們講的中日關系的三個政策文件,對一些問題進行對話、磋商,妥善解決這些分歧,來實現加強相互了解,致力于發展21世紀的中日友好合作關系。這是第二問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選擇的第二道題目是講的環境問題,他給了很多材料,給了一個西方對我們中國所謂的中國氣候威脅論,另外還講了我們中國對環境問題上做了一些事情,在這個材料上第一問也是涉及到哲學方面的一個問題,就是說氣候變化這個事實對于我們理解自然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有何啟示,這還是保持了以往的選擇題第一問考哲學的傳統。這里面主要講的就是關于自然環境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哲學里面講了自然環境,先解釋一下它的概念,它對社會發展能夠起到加速或者延緩的作用,所以這個基礎上要引入一個所謂關于人和自然協和發展的一個問題。所以對于自然環境我們應該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對自然的開發要保持一種適度的原則,要實現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應該以破壞自然環境作為代價,所以要充分重視自然在社會發展中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對我們的一個啟示。這是第一問。
第二問是關于平息中國氣候威脅論,并指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戰略選擇。這里面首先我們要平息一下所謂對中國提出的中國氣候威脅論,這些我們認為首先它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是對中國的一個誣蔑,我們可以講一下原因。我們講出這個原因以后反擊這樣一種氣候威脅論,還要指出來這種氣候威脅論它們的實質到底是什么,這種氣候威脅論的實質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這種思想的延伸,仍然是以壟斷的思維看待中國的發展,目的還是用這個來遏制中國的和平發展。這是關于氣候威脅論。
第二個講的是關于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選擇,當然我們首先要回答一個戰略選擇,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在這種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我們現在要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我們把氣候問題,我們認為歸根到底是一個發展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個適應可持續發展框架的這樣一種生產和消費模式,來從根本上應對這種氣候問題的變化。下面我們可以指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采取的一些具體措施,比如說我們推進技術創新,比如我們現在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保護,我們實行計劃生育,減緩人口增長,整個在處理人和自然的這種和諧里面共建一個和諧世界。這是這一問,這里面關鍵就是答這幾個問題,一個就是關于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生態文明,這是一個政治上面的,第二個,我們要注意一下具體的措施,具體措施胡錦濤的講話都有,另外稍微提一下關于和諧世界,因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氣候的這種全球性經濟問題,解決它也有利于構建我們和諧世界的,這一問我覺得同學在答題的時候要注意。
我主要就這三部分給大家稍微講一下答題的基本思路。
主持人:非常感謝余老師,考試之前很多考生都非常關注王子健老師和余開亮老師所做的考前重點知識點的預測,在考場上見到這些熟悉的知識點,這些同學肯定會發揮得很好,F在我們將連線王老師,請王子健老師就毛概和鄧論兩部分給同學做一下關于作題解題思路的講解。
王子健:毛概題今年的試題是比較簡單的,比我們歷年或者以往命題要簡單,這從選擇題角度來講,三個單選題應當說有的是常識性東西,一般考生都能夠拿滿分。另外從分析題角度來講,毛概題比前幾年考的要簡單,今年的毛概題沒有涉及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的理論問題,我們從重點一方面強調了民主革命是一件重大的理論,但另一方面建國后我們也強調過毛澤東為首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他的探索有哪些成果,怎樣正確的看待這些探索的成果,以及探索過程中存在的失誤。
相關鏈接: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及名師解析匯總專題 |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英語、政治、數學)匯總 |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名師解析匯總 |
2008考研查分、復試分數線、調劑信息發布預告 |
更多內容請訪問:考試吧考研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