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馬原》完整版真題答案獲取方式:
登錄萬題庫APP,或訪問“自考萬題庫”小程序,考試選擇“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本科/專升本”,考試科目選擇“馬原(代碼:03709)”,點擊“考后估分”或“歷年真題”,進入估分頁面。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題干】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答案】(1)從17世紀40年代到19世紀上半葉,英國和法國等西歐主要國家相繼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一方面大大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帶來了物質財富的空前增長:另一方面又導致了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尖銳化。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的尖銳化。
(2)到了19世紀30-40年代,西歐社會的主要矛盾從人民大眾與封建勢力的矛盾轉化為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的工人發動了起義,這是一次直接反對資本家殘酷剝削的斗爭,斗爭目標明確地對準了私有制,提出了消滅私有制的口號,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工人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而且是一個先進的革命的階級,肩負著資本主義的掘墓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的歷史使命,因此,工人階級迫切需要一種革命理論,能夠正確地闡明它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給它指明推翻資本主義舊世界、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新世界的方向和道路。
(3)馬克思、恩格斯正是適應工人階級解放斗爭的需要和時代的需求,創立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內在矛盾的尖銳化,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而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進行反對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則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準備了階級基礎。
27.【題干】按勞分配的原因及歷史作用。
【答案】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也即社會主義階段,生產力水平還不高,并存在舊的社會分工,存在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等勞動差別,勞動還僅僅是謀生手段,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應當實行按勞分配原則。這種分配方式盡管存在歷史局限性,但在社會主義階段是無法避免的。
28.【題干】商品二重性因素。
【答案】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或兩種屬性。
(1)使用價值是一種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2)價值是生產商品時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們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價值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3)商品必然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不可能有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而價值則寓于使用價值之中;有使用價值但沒有價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價值是商品的最本質因素。
29.【題干】二戰后,資本輸出的特點。
【答案】資本流向的變化,不再只向經濟落后國家輸出,而是多方向輸出,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相互投資大幅度增加;在私人資本輸出增長的同時,國家資本的輸出也在增長,并日益成為占重要地位的資本輸出形式。
30.【題干】認識主體的含義,性質特點。
【答案】(1)認識主體的含義:認識主體是指認識和實踐活動的承擔者,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現實的、具體的人。
(2)性質和特點:人作為認識主體具有自然的物質基礎,認識主體不僅具有自然的物質基礎,而且具有社會性,認識主體具有歷史性,認識主體的社會性和歷史性是分不開的。認識主體具有能動性,這是認識主體的突出特點。
相關推薦: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4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