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答案 ※ 真題答案下載 ※ 對答案
掃描下面二維碼 |
下載"萬題庫"估分↓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答案獲取方式:
登錄萬題庫APP,或訪問“自考萬題庫”小程序,考試選擇“漢語言 本科/專升本”或“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本科/專升本”或“會計 本科/專升本”或“工商管理 本科/專升本 ”,考試科目選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代碼:03708)”,點擊“考后估分”或“歷年真題”,進入估分頁面。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題干】清王朝的統治由盛轉衰是在( )。
【選項】
A.乾隆朝后期
B.嘉慶朝后期
C.咸豐朝后期
D.同治朝后期
【答案】A
【解析】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強盛轉向衰落。
2.【題干】19世紀,向中國大肆走私鴉片的主要國家是( )。
【選項】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俄國
【答案】B
【解析】19世紀向中國大肆走私鴉片的主要國家是英國。
3.【題干】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簽訂的割讓臺灣的不平等條約是( )。
【選項】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C
【解析】《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并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這一條約的簽訂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題干】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發生的人民群眾大規模反侵略武裝斗爭是( )。
【選項】
A.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斗爭
B.太平天國抗擊洋槍隊的斗爭
C.臺灣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斗爭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答案】D
【解析】鴉片戰爭時期,中國人民便掀起了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1841年5月,廣州郊區三元里人民聯絡附近103個鄉的群眾,與英國侵略者展開激烈戰斗。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
5.【題干】鴉片戰爭后編纂《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主張的是( )。
【選項】
A.林則徐
B.魏源
C.龔自珍
D.鄭觀應
【答案】B
【解析】1843年,魏源編纂了《海國圖志》,綜述世界各國歷史、地理及中國應采取的對外政策,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國家富強來抵御侵略。
6.【題干】20世紀初,章炳麟撰寫的歌頌革命是“啟迪明智,除舊布新”的良藥的著作是( )。
【選項】
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B.《中國問題的真解決》
C.《警世鐘》
D.《猛回頭》
【答案】A
【解析】20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派著書立說,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傳播開來。其中,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歌頌革命是“啟迪民智,除舊布新”的良藥,強調中國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7.【題干】1904年至1905年,為爭奪在華利益而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是( )。
【選項】
A.日本、美國
B.英國、俄國
C.日本、俄國
D.英國、法國
【答案】C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兩國為了爭奪在華利益竟然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清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結果日本戰勝俄國,俄國將所攫得的中國東北南部所有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
8.【題干】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 )。
【選項】
A.北洋軍閥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
B.北洋軍閥與日本簽訂“西原借款”合同
C.華盛頓會議上中國外交的受挫
D.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答案】D
【解析】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提出了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這些要求被會議拒絕,并且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這一消息傳到中國后,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最終引發了五四運動。
9.【題干】1921年9月,在浙江省蕭山縣衙前村組織成立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的是( )。
【選項】
A.沈定一
B.澎湃
C.阮蕭山
D.毛澤東
【答案】A
【解析】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蕭山成立了第一個農民協會,組織農民開展反抗地主壓迫與剝削的斗爭。1922年6月,彭湃在廣東省海豐縣成立海豐縣總農會,組織農民開展減租運動。1923年3月毛澤東在湖南開展農民運動,參加農會的會員達10萬余人。
10.【題干】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確定的總方針是( )。
【選項】
A.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B.開展農民根據地建設
C.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
D.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
【答案】C
【解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主要內容:
(1)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方針;
(2)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3)毛澤東在發言中著重閘述了農民問題和武裝斗爭對于中國革命的極端重要性。
11.【題干】1930年8月,由鄧演達領導成立的中間黨派是( )。
【選項】
A.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B.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C.中華職業教育社
D.中國青年黨
【答案】B
【解析】1930年5月,鄧演達秘密回到上海,同年8月9日在上海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于部會議,正式成立了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前身——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該黨派主張反帝反封建,推翻南京反動統治,建立平民政權。
12.【題干】1947年12月1日正式成立的民主黨派是( )。
【選項】
A.中國農工民主黨
B.中國民主建國會
C.九三學社
D.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答案】D
【解析】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二二八起義失敗后,由一部分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臺灣省人士,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召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籌委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12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
13.【題干】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進行的重大戰役是( )。
【選項】
A.平津戰役
B.淮海戰役
C.渡江戰役
D.遼沈戰役
【答案】D
【解析】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遼沈戰役。自1948年9月12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東北野戰軍主力70萬人在林彪、羅榮桓領導下,共殲敵47.2萬人。
14.【題干】1951年,中國大陸實現統一的標志是( )。
【選項】
A.西藏和平解放
B.寧夏和平解放
C.新疆和平解放
D.青海解放
【答案】A
【解析】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達成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10月,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臺灣和少數海島以外的中國領土得到解放,中國大陸實現了名族人民企盼已久的統一。
15.【題干】中國共產黨在1951年底至1952年春開展的運動是( )。
【選項】
A.肅反運動
B.“五反”運動
C.“三反”運動
D.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答案】C
【解析】針對不法資本家行賄黨政干部情況的嚴重發展,1951年底至1952年春,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構工作人員中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處決了犯有嚴重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書記劉青山、現任書記張子善,處理了一批黨政干部。這次運動對促進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設起了重要的作用。
16.【題干】為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我國開始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是( )。
【選項】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答案】D
【解析】從1953年開始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把優先發展重工業作為建設的中心環節。
17.【題干】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實施了“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其中“一化”是( )。
【選項】
A.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
B.實現農業現代化
C.實現科技現代化
D.實現國防現代化
【答案】A
【解析】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開始醞釀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明確規定:“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簡稱“一化三改”、“一體兩翼”。故“一化”是指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18.【題干】在我國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具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經濟組織形式是( )。
【選項】
A.變工隊
B.初級生產合作社
C.互助組
D.高級生產合作社
【答案】C
【解析】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過《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決議總結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提出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的幾種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互助組,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社會主義性質。
19.【題干】揭開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序幕的重要會議是( )。
【選項】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答案】B
【解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后兩年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開始了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以這次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20.【題干】1988年,我國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 )。
【選項】
A.汕頭經濟特區
B.廈門經濟特區
C.深圳經濟特區
D.海南經濟特區
【答案】D
【解析】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對海南島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政策,給予較多的自主權,以加速海南島的開發。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
21.【題干】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戰略是( )。
【選項】
A.“兩步走”
B.“兩個飛躍”
C.“兩個大局”
D.“三步走”
【答案】D
【解析】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1)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
(2)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3)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22.【題干】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會議是( )。
【選項】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答案】B
【解析】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開。大會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大會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3.【題干】中共十七大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 )。
【選項】
A.統籌兼顧
B.以人為本
C.全面協調可持續
D.發展
【答案】B
【解析】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全面論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是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做出了新的科學回答。
24.【題干】2014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問題的重要決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是( )。
【選項】
A.實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B.實行共同富裕
C.堅持黨的領導
D.堅持公平正義
【答案】C
【解析】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決定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
25.【題干】2017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量在世界上的排位是( )。
【選項】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答案】A
【解析】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82.7萬億元,中國己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相關推薦: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4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