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答案 ※ 真題答案下載 ※ 對答案
掃描下面二維碼 |
下載"萬題庫"估分↓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題干】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并闡述了兩個結合等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其中第二個結合是( )。
【選項】
A.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
B.以進促穩和先立后破相結合
C.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D.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答案】D
【解析】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兩個結合”中的第二個結合是指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種結合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同時強調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2.【題干】毛澤東思想創立的時代主題是( )。
【選項】
A.戰爭與革命
B.交流與互鑒
C.分裂與顛覆
D.合作與共贏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戰爭和革命成為時代主題。
3.【題干】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 )。
【選項】
A.多快好省
B.群眾路線
C.獨立自主
D.思想路線
【答案】B
【解析】群眾路線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系統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的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4.【題干】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指出,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 )。
【選項】
A.國民黨新軍閥
B.官僚資本主義
C.帝國主義
D.封建主義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認為,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帝國主義。這是因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帝國主義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它對中國進行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侵略和控制,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反對帝國主義成為中國革命的首要任務。
5.【題干】毛澤東規定的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是( )。
【選項】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理論聯系實際
C.黨政軍民團結合作
D.密切聯系群眾
【答案】A
【解析】毛澤東規定,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體現了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和任務,即人民軍隊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建立和戰斗的。它要求軍隊必須始終與人民保持密切聯系,一切行動都要以服務人民、保衛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準則。
6.【題干】1953年,黨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主內容的概括為( )。
【選項】
A.“四馬分肥”
6.“三個主體三個補充”
C.“一化三改”
D.“兩條腿走路”
【答案】C
【解析】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離,可以比喻為鳥的“主體”和“兩翼”。其中,“一化”是“主體”,“三改”是“兩翼”,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7.【題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標志著黨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良好開端的理論成果是( )。
【選項】
A.《論聯合政府》
B.《論人民民主專政》
C.《論十大關系》
D.《全國農業發展綱要》
【答案】C
【解析】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必須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根本思想,這標志著黨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
8.【題干】毛澤東提出解決科學文化領域里的人民內部矛盾的方針是( )。
【選項】
A.團結—批評—團結
B.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C.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D.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答案】C
【解析】毛澤東針對人民內部矛盾在具體實踐中的不同情況,提出一系列具體方針、原則。其中,對科學文化領域里的矛盾,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通過自由討論和科學實踐、藝術實踐去解決
9.【題干】走中國工業化道路,毛澤東提出“兩參一改三結合”等重要思想,“兩參一改三結合”中的“一改”是( )。
【選項】
A.改革財產分配制度
B.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C.改革所有制結構
D.改革經濟運行體制機制
【答案】B
【解析】毛澤東還主張企業要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責任制,要實行民主管理,實行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即“兩參一改三結合”。
10.【題干】20世紀70年代整個世界發生著大變動大調整,時代主題轉變為( )。
【選項】
A.和平、合作、創新
B.對抗與競爭
C.多極化與全球化
D.和平與發展
【答案】D
【解析】20世紀70年代,國際力量對比和世界格局開始發生重大變化,使得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主題逐漸轉換為和平與發展。這一轉變反映了當時國際社會對于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普遍需求,以及對于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的共識。
11.【題干】黨的十三大全面闡發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可以概括為( )。
【選項】
A.“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B.“一體兩翼”
C.“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D.“四面八方”
【答案】A
【解析】1987年黨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概括和全面闡述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這條基本路線的內容為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12.【題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立的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
【選項】
A.一切從理論出發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C.一切從觀念出發
D.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答案】B
【解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改革開放的進行,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體現了革命膽略和科學精神的統一,是鄧小平理論的活的靈魂,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13.【題干】基于當代中國基本國情,黨作出了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判斷。這一階段指的是( )。
【選項】
A.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之后的階段
B.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尚未奠定的過渡時期
C.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
D.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答案】D
【解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這個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特定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14.【題干】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 )。
【選項】
A.革命
B.發展
C.真抓實干
D.安定團結
【答案】B
【解析】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這是因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通過不斷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不僅是經濟領域的增長,也包括社會、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進步。
15.【題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的是( )。
【選項】
A.國有經濟
B.集體經濟
C.個體經濟
D.外資經濟
【答案】A
【解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的是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它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國有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對于保障國家的經濟安全、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和調控、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國有經濟的發展也有助于實現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標。
16.【題干】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是( )。
【選項】
A.強基固本
B.穩中求進
C.統籌兼顧
D.以人為本
【答案】D
【解析】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集中概括。
17.【題干】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判斷,是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
【選項】
A.文化建設快速發展與經濟建設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
B.落后國家謀求發展與西方國家維護世界霸權之間的矛盾
C.人民不斷提高的生活資料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答案】D
【解析】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18.【題干】新發展理念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和具體的實踐要求,其中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 )。
【選項】
A.創新
B.協調
C.開放
D.共享
【答案】A
【解析】新發展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具體包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等五大發展理念。
(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3)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4)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19.【題干】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 )。
【選項】
A.解決全體人民溫飽問題
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C.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完全消除絕對貧困
【答案】C
【解析】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被稱為“中國夢”。這個夢想體現了中國人民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共同愿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包括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還包括社會制度的完善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目標。
20.【題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的安排是( )。
【選項】
A.2020年到2035年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
B.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C.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D.2035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答案】B
【解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分為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1.【題干】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點,其中穩定是( )。
【選項】
A.所有工作的出發點
B.改革和發展的前提
C.所有工作的落腳點
D.改革和發展的動力
【答案】B
【解析】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重要支點,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發展是解決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關鍵,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
22.【題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其總目標是( )。
【選項】
A.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B.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D.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答案】C
【解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3.【題干】依據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政治基礎是( )。
【選項】
A.堅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B.堅持不斷推動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C.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
D.堅持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答案】C
【解析】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24.【題干】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 )。
【選項】
A.建設一支一往無前、壓倒一切的新型人民軍隊
B.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新型人民軍隊
C.建設一支服從指揮、作風硬朗、保障有力的新型人民軍隊
D.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新型人民軍隊
【答案】D
【解析】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25.【題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確立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 )。
【選項】
A.消除地區差別
B.實現共產主義
C.消除城多差別
D.實現世界大同
【答案】B
【解析】中國共產黨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相關推薦: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4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