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刺倒計時,考試吧整理了“2024年10月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5 頁紙”,同學們速來背誦漲分!10月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5 頁紙完整版加微信“wantiku911”免費領取。
1.學衡派:1922 年梅光迪、吳宓等創辦《學衡》雜志。以融貫中西古今的姿態,提出“昌明國粹,融化新知”,反對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思想傾向保守;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學陣營對其進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駁。
2.文學研究會:①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②發起人有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等人,《小說月報》是文學研究會的會刊;③一般稱文學研究會的創作為“人生派”或為人生的文學;④創作方法強調寫實主義。
3.創造社: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東京,主要成員有郭沫若、張資平、郁達夫等;創辦了《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等刊物,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忠實地表現作者自己“內心的要求”,作品帶有濃厚的主觀抒情色彩。
4.沉鐘社:
①成立于 1924 年,由原淺草社成員馮至、陳翔鶴等加上楊晦、蔡儀等組成;
②刊物為《沉鐘》周刊
③致力于介紹外國文學,特點樸實而帶點悲涼,有浪漫主義色彩。
5.《狂人日記》的內容:
①抨擊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
②大膽懷疑,強烈的反抗和變革的精神。
藝術: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
6.《阿 Q 正傳》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總結了辛亥革命之所以歸于失敗的教訓;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層次的悲劇是沒有真正喚醒民眾;廣泛社會意義,畫出國人的靈魂,暴露了國民的弱點,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藝術外冷內熱、以諷抒情、形喜實悲。
阿 Q 形象:
①被剝奪的一無所有的貧苦農民,深受封建觀念侵蝕和毒害,帶有小生產者狹隘保守的特點
②守舊思想;扭曲的革命觀-封建傳統觀念和小生產狹隘保守意識合成的產物;欺軟怕硬
③精神勝利法(最突出):在實際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卻永遠優勝。超越國界、超越民族的,被奴役、被壓迫民族的共同典型。
7.《吶喊》《彷徨》思想和藝術:
①鮮明豐富的反封建思想內涵;
②對農民、婦女、知識分子形象與命運的表現,批判了國民性,暴露國民弱點;
③藝術特點:開辟了多種創作方法的源頭,大膽借鑒了西洋小說的表現手法,又融合了中國傳統小說的長處,創造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開創和奠定了中國新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風格多樣(抒情、諷刺、鄉土等);格式多樣(小說形式:日記體、事件開頭等);注重情節的深刻蘊涵(依據主題和人物性格設置);人物塑造(典型性:雜取多個合成一個;畫眼睛;個性化語言;一定環境中加以表現)
8.《故事新編》藝術/寫作特點(古人形象)
①依據古籍和容納現代。“只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鋪成一篇。”
②將古人寫活。深入開掘與擴展古人性格、精神和心理狀態,以“畫眼睛”的方式渲染。
③“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劇人物身上,富于現代化的細節,為“借古諷今”服務。
篇幅有限~
提示:加微信wantiku911可免費領取10月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5頁紙完整版。
相關推薦: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4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