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刺倒計時,考試吧整理了“2024年10月自考《組織行為學》5 頁紙”,同學們速來背誦漲分!10月自考《組織行為學》5 頁紙完整版加微信“wantiku911”免費領取。
1.組織行為學的學科性質:跨學科性、系統性、權變性、實用性、科學性。
2.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內容分為四大塊:個體心理與行為、群體心理與行為、組織行為及領導行為。
3.組織行為學學科基礎: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和政治學等。
4.組織行為學的發展
(1)第一階段:把組織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理性模式。
①泰勒:“科學管理之父”。側重于研究基層的作業管理,通過對工作方法的科學研究來改善生產效率。
②吉爾布雷斯:通過動作研究和事件研究來提高工作效率,即通過動作——時間分析來確定科學定額。
③法約爾:“經營管理之父”。站在高層管理者的角度研究整個組織的管理問題。
④韋伯:“行政組織理論之父”。認為高效率的組織應該是較正式的組織,強調組織活動要通過合理、合法的權力而不是個人或世襲地位來設計與運作。
(2)第二階段:以梅奧、麥格雷戈為代表,把組織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社會性模式。
(3)第三階段:以費德勒等人為代表,把組織看成是開放的模式,從封閉觀念轉向開放觀念是一大進步。費德勒最早對權變理論作出理論性評價,認為管理要隨機應變,領導能力的有效性取決于是否與所處的環境相適應。
(4)第四階段:綜合前三個階段之長,把組織看成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性模式,要求把組織行為學的研究轉變到社會文化這一更深的層次上。
5.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1)觀察法。(2)調查法。(3)個案分析法。(4)實驗法。(5)心理測驗法:采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量表或精密的測量儀器來測量被試者的方法。以信度表明測驗結果的可靠性,以效度表明測驗結果的有效性。【名詞】(6)情景模擬法。
第一篇 個體心理與行為
第一章 個性與個體行為分析
1.【簡答】X 理論的基本觀點有:
①多數人天生就是懶惰的,都盡可能逃避工作。
②多數人都是胸無大志,不愿負任何責任,甘愿受別人的指揮和領導。
③多數人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的目標是相互矛盾的,必須用強制、懲罰的辦法才能迫使他們為了達到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
④多數人從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錢和其他物質利益才能刺激工作。
⑤人大致可以分兩類,大多數具有以上特性,屬于被管理者,少數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沖動進而稱為管理者。
篇幅有限~
提示:加微信wantiku911可免費領取10月自考組織行為學5頁紙完整版。
相關推薦:
2024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4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