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述題:(本題共2 小題,每題10 分,共20.0分)
1.試述紅軍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
【正確答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
義。第一,粉碎了國民黨“圍剿”紅軍、消滅革命力量的企圖,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第二,通過長征,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了西北,這為迎接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準
備了條件。長征結束后,隨著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革命的新
局面開始了。第三,長征保存并錘煉了中國革命的骨干方量。盡管經過長征,紅軍由30 萬
人減少到3萬人左右,但是,這些保存下來的、經歷了千錘百煉的骨干,是黨和紅軍極為寶
貴的精華。第四,長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它向沿途的人民群眾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
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第五,
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
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
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
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
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2.試述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的理論貢獻。
【正確答案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新中國和探索適合中國情
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貢獻。第一,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
基本方針,毛澤東論述了必須實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
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說,闡明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方針。第二,關于社會主義的發展階
段,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這個階段,又可能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
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后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第三,
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和步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是要把中國
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國。為此,應當采取
“兩步走”的發展戰略。第四,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要正確處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
的關系,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正確解決好綜合平衡
的問題,處理好積累和消費、生產和生活的問題,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統籌兼
顧,適當安排。第五,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方面,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
政治生活的主題,堅持人民民主,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要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
項權利,社會主義法制要保護勞動人民利益,保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保護社會生產力。第
六,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的方針,對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實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
第七,在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方面,必須加強國防、建設現代化正規化國防軍和發展現代化
國防技術的重要指導思想。第八,關于加強共產黨自身建設,共產黨員必須堅持共產主義的
遠大理想,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闡明的這些重要思想,把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發展
規律的認識大大地向前推進,為繼續進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系統形成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