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關于經營者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時可采取的措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
A.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B.對復議決定不服的,應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C.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復議決定為終局決定,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6、消費者保護法的基本原則有(ABD)
A、對消費者特別保護原則 B、國家與社會干預原則 C、自我約束原則 D、綜合法律保護原則
27、消費者保護法的價值取向有(ABC)
A、安全價值 B、交易公平價值 C、福利價值 D、教育價值
28、消費者保護法體系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ABCD)
A、理論體系 B、淵源體系 C、法律規范內容體系 D、實施體系 E、法律責任體系
29、消費者受教育權的內容主要包括(AD)
A、消費知識 B、結社知識 C、監督知識 D、消費者保護方面的知識
30、消費者保護法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是以消費者利益為保護對象的法律 B、是具的預防救治功能的法律
C、是具有綜合性質的法律 D、是法律淵源非常廣泛的法律
31、國家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一般形式是(ABD)
A、立法保護 B、行政保護 C、社會監督 D、司法保護
32、經營者對部分商品實行“三包”義務,其“三包”具體是指(ABC)
A、包修B、包換C、包退D、包服務
33、購貨憑證和服務單據通常表現為(ACD)
A、發票B、支票C、收據D、保修單
34、經營者義務的特征具體有(ABCD)
A、法定性B、基礎性C、直接約束性D、強制性和補充性
35、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的知情權包括()。
A 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檢驗合格證明 B 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售后服務內容
C 要求經營者提供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 D 要求經營者提供服務單據 E 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三、判斷題
1、消費者是指為生活與生產消費的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個人。(×)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不包括未經登記注冊或持他人營業執照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
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 )
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調整經營者和消費者二者之間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 )
5、消費者的權利是國家對消費者進行保護的前提和基礎。( √ )
6、安全保障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享有人身安全不受侵害的權利。(×)
7、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是國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基礎和依據。( √ )
8、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都是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因此它們具有經營、營利的職能( × )
9、若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欺詐行為,則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二倍。( √ )
10、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11、消費者協會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得向社會推薦商品和服務。( × )
12、消費者在行使權利時不得阻礙經營者正常的經營活動。( √ )
13、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國家的法定義務。( √ )
14、在對民事責任進行歸責時,主要是以侵害人的侵害事實作為歸責的主要依據。(√)
15、消費者在展銷會上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后,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要求賠償。(√)
16、經營者明確告知消費者所銷售的商品是處理品的,對商品質量問題不承擔修理、更換和退貨責任。(×)
17、消費者不能提供購貨憑證等指明經營者的,經營者不承擔修理、更換、退貨責任。(√)
18、生產者、經營者向消費者許諾的“三包”期限高于有關規定的,按照許諾期限執行。(√)
19、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期限從消費者購買商品之日起計算。( × )
20、經營者修理責任期限內的商品,可以向消費者收取適當修理費用。(× )
21、經營者履行商品更換責任,應當向消費者出具更換憑證;更換后的商品只負責修理,不承擔更換、退貨責任。(× )
22、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23、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賠償消費者購物價款的兩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