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幾種主要的學習策略:
(1)復述與復習策略:主要用于記住、保持學習材料于頭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持信息)
A、復述策略:主要作用是維持注意于目前的學習材料中,并將學習材料保持于短時記憶中。短時記憶中的信息轉入長時記憶必須經過復述。
a、5歲以下的兒童不具備復述策略;
b、6-10歲左右的兒童不能自發地、也不知何時使用復述策略;
c、11歲左右的兒童傾向于自發的、適時地使用復述策略;
B、復習策略:指對所學內容的適當的重復學習,主要用于信息的長時記憶與保持。艾賓浩斯通過實驗發現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無意義音節”
a、復習的時間:及時復習和系統復習。第一次復習:學習結束后5-10分鐘;第二次:學習當天的晚些時候或學習結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一星期后;第四次:一個月后;第五次:半年后。
一般來說,學習一篇文章后,對這篇文章的記憶效果是頭尾部分內容記憶效果最好。
b、復習的次數:一般而言,過度學習的程度達50%時,效果最好。
c、復習的方法:較好的方法是嘗試背誦法,即讀背結合法。
(2)精細加工策略:主要指對學習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內在的深層意義,并促進其記憶的一些學習策略。
A、形象聯想:充分利用頭腦中的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應遵循的三條原則:形象化、組織化、聯想化。
B、諧音法:如,教學中常用的歌謠、口訣等方法幫助學生區分和記憶信息。
(3)組織策略:即根據知識經驗之間的內在關系,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有序的分類、整理與概括,使之結構合理化的學習策略。
A、群集:即歸類。
B、概括:指學習者利用摘錄、畫線、寫標題、列提綱、做筆記等方式抽取學習內容的要義,建構所學內容的組織與結構。如,教師在講授《小壁虎借尾巴》時,用列提綱的形式來板書;
(4)元認知策略:是對認知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指導、監控與調節的高級學習策略。
(5)閱讀理解策略:
A、魯濱遜SQ3R五步閱讀方法(簡答P190):概覽(Survey)、提問(Question)、閱讀(Read)、復述(Recite)、復習(Review)。
B、托馬斯與魯濱遜的PQ4R:預習(Preview)、提問(Question)、閱讀(Read)、反思(Reflect)、復述(Recite)、復習(Review)。
(6)問題解決策略:如布蘭斯福德IDEAL:識別(Identify)、界定(Define)、探索(Explore)、實施(Act)、審查(Look)。
10、指導學生怎樣集中注意力、設置學習目標、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等,都屬于元認知策略、復述策略、組織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復習策略。
二、簡答題
1、為什么說元認知策略是一種有效的、比其他學習策略更高級的策略?(掌握即可)
元認知策略是對認知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指導、監控和調節的高級學習策略。它包括怎樣集中注意力、怎樣設置學習目標、怎樣確定與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怎樣有效地安排學習時間、怎樣評估自己的學習結果,等等。它決定了何時、何處、為何應用某種認知策略,是調節和控制各種認知策略的選擇與執行的更高級的策略。它有助于提高認知策略的效能,促使學習者在適當的情況下選擇適當的認知策略,并在特定的情形下對認知策略進行重新組合、調整,形成新的認知策略以應用于認知加工過程。可以說,元認知策略就像存在于頭腦中的一個“教師”,這個“教師”可以隨時告訴自己學習的情況,并提醒自己何時、何處應用何種學習策略,使學習過程達到最優化。
2、學習策略在學生的學習中有何意義和作用?(掌握即可)
掌握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獲得知識經驗。比如,應用精細加工策略可以將新舊知識經驗聯系起來,使所學的新內容變得有意義,易于掌握。應用復述與復習策略可以牢固記憶所學的知識經驗。有些學生表現出知識基礎薄弱,這實際上是學習策略缺失的一種表現。
掌握學習策略可以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問題解決實際上是一種認知活動,它受到學習策略的調節與控制。某些學生雖然擁有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學習策略,致使知識的應用與問題解決常常受阻。
學習策略是構成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成分。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不僅依賴于學習者所擁用的知識水平,也依賴于學習策略的掌握程度。學習策略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條件。學生如能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可避免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盲目嘗試,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學習策略既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促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同時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
3、影響學習策略掌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哪些?(掌握即可)
(1)教師的有關特征。教師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其教學方式是小學生學習方法的原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授、監督和評估學習策略的主導者,知識經驗豐富、教學思想先進的教師能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學習者的需要選擇教授一些被證明為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的教學觀念、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策略等各種心理品質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及其有效的學習策略的掌握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學習策略的教學方式。比較典型的關于學習策略的教學方式有三種:一是通用的學習策略教學方式。即單獨開設的教授一般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學習策略訓練課。二是學科學習策略教學方式。即根據具體學科而教授的適合特定領域的方法與技巧。三是交叉式式學習策略教學方式。即前兩種方法的結合,先教通和的學習策略,再與具體學科結合,讓學生把新學的策略用于具體的學習中。這種方法應用廣,具有廣泛的遷移性。教師以何種方式教授學習策略直接決定著學習策略的掌握水平。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其學習內容的特點來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方式。
4、較重要的組織策略有哪兩種?請對這兩種組織策略作簡單的介紹。
組織策略是指根據知識經驗之間的內在關系,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有序的分類、整理與概括,使之結構合理化。組織策略主要有兩種:
(1)群集,即類,它是組織策略的一種常見形式,通過對零散、個別的項目、單元進行分類與排列,可以加強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于形成簡明有序的結構,使學習者易于理解與記憶。
(2)概括。指學習者利用摘錄、畫線、寫標題、列提綱、做筆記等方式抽取學習內容的要義,建構所學內容的組織與結構。
除摘抄與勾畫重點外,還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語言、以寫小標題的形式概括重點。列提綱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列提綱有兩種形式:一是用簡要的語句來表述學習內容的要點及其結構層次;另一種是用圖表形式來形象地表示學習材料的內在聯系。
5、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有哪兩種?請對這兩種策略作簡單的介紹。
精細加工策略指對學習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內在深層意義,并促進其記憶的一些學習策略。精細加工關鍵在于怎樣將所學的新信息與頭腦中已有的經驗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已有的經驗來理解新信息,使新信息合理化,促進新信息的保持和應用。精細加工策略主要有兩種:
(1)形象聯想。聯想是指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通過聯想,把頭腦中的形象與要記憶的內容聯系起來,從而達到增強記憶的效果。
(2)諧音法。利用相似的聲音線索進行記憶的一種方式。除了發音相似外,還應保證充分利用形象來表現要記憶的內容的意義或人為地賦予其某種意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