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述題
1、教育和教學上如何因材施教?
教育的對象是個性千差萬別的學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有用之才。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培養每個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就要求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異地進行教育和教學,在分析學生的差異心理基礎上,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與品質。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了解學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識能力的水平,提出適當的要求。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能動的學習者。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發生在學生的心理上,教師的教學活動不斷地向學生提出適當的要求,才能被他們接受而轉化自己的需要,構成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環境要求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學生的心理獲取發展。要提出適當的要求就必須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了解學生的心理,了解其知識能力的水平。
(2)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激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工作。為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了解其需要、興趣和價值觀。然后才能針對需要進行激勵,充分調動積極因素;并幫助他們克服消極因素,發展高級需要,形成強大而持久的學習動力。
(3)了解學生的優缺點,幫助學生長善救失。每個學生的個性中都存在不同的消極因素和積極因素,教師的培養就在于調動起心理上的積極因素,消除其消極因素,使學生能自覺主動地提高學習效率并形成良好品德。因此,教師要首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和缺點,認識其發展性即可改造性,然后對癥下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他們克服缺點,發揚長處,使他們更好地成長。
(4)了解學生個性,培養個性充分發展的人才。教育塑造人是在學生的個性基礎上,因勢利導地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而不是制造“標準件”。因此,教師需了解學生的個性,揚長抑短,培養能適應社會的有良好個性的學生。
2、論述如何針對學生的氣質與性格特征進行教育。(P333)
學生的氣質、性格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據,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針對學生的不同氣質進行教育。學生的氣質類型不分好壞,各種氣質類型的學生都能成為品學兼優的人才。但每一種氣質又都存在向某些積極或消極品質發展的可能,因此,必須了解不同學生的氣質特點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教育措施,幫助各種氣質類型的學生發展積極品質,克服消極品質。
(2)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進行教育。學生的性格常常影響他們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因此,要針對學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其學習成績。如對聰明而缺乏毅力的學生就要加強毅力鍛煉。
(3)有的放矢,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學生的性格差異復雜多樣,有性格特征的差異,也表現為性格中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并存,甚至表現出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因此,對其性格要進行全面的了解分析,抓住其中的本質方面,有的放矢,幫助其形成完善的性格。
(4)掌握學生氣質和性格特點發揮教育機智。教育機智除了出于教師有純熟的教育經驗和良好的個性特征,還取決于教師對學生氣質類型和性格特點的了解。只有摸透學生的“脾氣”,才能采取有原則而又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