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馬克思根據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態。下列各項屬于這三大形態的有(CDE)
A、傳統的農業社會
B、近代的工業社會
C、人的依賴性社會
D、物的依賴性社會
E、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2、社會進步(ABCE)
A、其基本趨勢通過新舊社會的更替來表現
B、其深刻根源和根本動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C、也表現在社會形態的內部發展中
D、其最高標準是生產關系的變革
E、是指社會的前進發展
3、社會進步的內容包括(ABCDE)
A、物質文明的進步
B、精神文明的進步
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E、先進的生產關系代替落后的生產關系
4、社會進步是指(BCE)
A、社會中一切事物的發展
B、物質文明的發展
C、精神文明的發展
D、生產資料公有制程度的提高
E、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5、社會進步的復雜性和曲折性的原因是(ABDE)
A、新社會形態起初的不完善、不健全
B、舊社會勢力的反抗
C、社會進步是不可能的
D、舊的習慣和傳統的消極影響
E、反動階級的頑強抵抗
6、“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么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這種觀點是(ACE)
A、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B、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C、歷史辯證法的觀點
D、宿命論的觀點
E、歷史發展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統一的觀點
7、下列各項屬于社會進步的動力的有(ABCE)
A、革命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斗爭
B、社會改革
C、社會革命
D、一切人的活動
E、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
8、在人性問題上,以下觀點屬于先驗論的有(ABCD)
A、人生而自由
B、人性本善
C、人性本惡
D、人的本性是天賦的
E、人性善惡決定與實踐
9、資產階級“人性論”的錯誤在于(ABE)
A、離開社會關系和社會發展抽象地談論人的本質
B、認為有永恒不變的人性
C、把人性看成是人的階級性
D、否認有共同的人性
E、否認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10、資產階級思想家認為人的本質是(BCDE)
A、人的社會關系
B、自私自利
C、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D、人的自然權利
E、趨利避害的本能
11、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表明(BCE)
A、人的本質是共同的
B、人的本質是變化的
C、人的本質是后天的
D、人的本質是不變的
E、人的本質是現實的、具體的
12、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是因為(ACDE)
A、人的本質歸根到底是由他在物質生產關系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
B、人的本質是其各種社會關系的簡單相加
C、人是生活于現實的具體的社會關系之中的人,現實的社會關系決定著人的本質
D、人的本質只有通過社會關系才能表現出來,而且是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的
E、人的本質是隨著社會關系的發展而發展的
13、薩特認為,人的價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過個人的“自由選擇”來實現的,這種觀點
的要害在于(ABCDE)
A、離開社會和集體來談個人
B、離開社會歷史規律來談自由
C、抹煞了人的社會性
D、宣揚個人主義、利己主義
E、堅持了抽象的人的價值觀
14、下列各項屬于個人價值的實現的條件和途徑的有(ABCE)
A、個人的主觀條件
B、個人所處的環境
C、社會的需要
D、個人的主觀愿望
E、個人的社會實踐
15、人生觀的內容包括(ABCD)
A、人生意義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態度
E、人生自由
16、下列各項屬于人類解放的涵義的有(CDE)
A、獲得絕對自由
B、完全擺脫必然的束縛
C、從自然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來
D、從社會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來
E、在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面前獲得自由
17、從個人和社會統一的觀點出發,人的自我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CD)
A、把自己僅僅當作目的而決不作為手段
B、實現不受任何制約的自由選擇
C、在對社會奉獻中實現自我需要的滿足
D、滿足社會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E、純粹為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
18、必然王國作為歷史觀的范疇是(CDE)
A、泛指客觀必然性
B、指人們的思想和活動受著客觀必然性的支配
C、指人們受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別是受著自己所創造的社會關系的奴役這樣一種社會狀態
D、指物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物的社會狀態
E、實質上是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狀態
19、進入自由王國階段是指人們(ADE)
A、擺脫自然的奴役和社會的壓迫
B、不再受自然和社會規律的支配
C、獲得完全絕對的自由
D、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E、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