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9. 對于能夠在市場上交易得的資產,如果市場是完善的,其公允市場價值應該大于內在價值。( )
20.根據資產評估的預期收益原則,資產在取得時花費的成本越大,其評估值就越高。( )
2l.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廢品雖然無修復價值,但是一項有形資產。( )
22.對于非續用的機器設備可以采用重置成本法。( )
23.作為基礎設施配套費用應以“七通一平”為準。( )
24.可上市交易的債券和股票可采用現行市價法,按評估基準日的開盤價確定評估價。( )
25.企業整體價值的確定關鍵在于企業未來的償債能力。( )
四、簡答題
1.資產評估的經濟原則有哪些?如何理解?
資產評估的經濟原則有:
(1)貢獻原則。指某一項資產或資產的某一構成部分的價值取決于它對其它相關的資產或資產整體的價值貢獻,或根據當缺少它是對整體價值下降的影響程度來衡量確定。
(2)替代原則。指同時存在幾種效能相同的資產時,最低價格的資產需求量最大。因為有經驗的買方對某一資產不會支付高于市場上能夠找到的替代物的費用。
(3)預期原則。指資產評估中,資產的價值可以不按照其過去形成的成本或銷售價格決定,而是基于對未來收益的期望值決定。評估值取決于現實資產的未來獲利能力
(4)最佳效用原則。指當一項具有多種用途或潛能的資產在公開市場條件下進行評估時,應按照其最佳用途來評估資產價值。
2.簡要說明資產評估的假設有哪些?
答:假設是指依據有限事實而作出合理推斷的狀態,資產評估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假設基礎上的。資產評估的假設有:
(1)繼續使用假設。是指資產將按照現行用途繼續使用,或轉換用途繼續使用。
(2)公開市場假設。是指在市場上進行或擬進行資產交易的雙方,彼此地位平等,且都具有獲得足夠市場信息的機會和時間,以便對資產的功能、用途及其交易價格等作出理智的分析判斷。
(3)清算假設。是指資產所有者在某種壓力下被強制在公開市場上進行資產的出售。
3.試述資產評估持續使用假設的內涵和實質。
答:持續使用假設也是對資產擬進入的市場的條件,以及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的資產狀態的一種假定性描述或說明。持續使用假設又細分為三種具體情況:(1)在用續用。指的是處于使用中的被評估資產在產權發生變動或資產業務發生后,將按其現行正在使用的用途及方式繼續使用下去。(2)轉用續用。指的是被評估資產將在產權發生變動后或資產業務發生后,改變資產現時的使用用途,調換新的用途繼續使用下去。(3)移地續用。指的是被評估資產將在產權變動發生后或資產業務發生后,改變資產現在的空間位置,轉移到其他空間位置上繼續使用。
4.什么是清算價值?它與公允市場價值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答:清算價值是企業停止經營,變賣企業所有資產減去所有負債后以貨幣形式存在的余額。從上述有關清算價值的定義可知,其余公允市場價值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買賣雙方地位不平等,賣方是被迫出售;二是沒有充足的時間詢價,有序清算與強制清算的區別只是兩者在時間限定程度上的差異。清算價值屬于非市場價值,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非正常的市場價值,因此通常低于資產在正常交易條件下的市場價值。
5.什么是資產評估,它由哪些基本要素組成?
資產評估是指評估機構根據特定的目的,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和公允的準則,按照法定的標準和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資產的現時價格進行評定和估算。其核心是對資產在某一時點的價格進行估算。
由定義可知,資產評估由六大基本要素組成,即資產評估的目的、評估的對象、評估人、估價標準、評估規程和評估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