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市場經濟中,資產評估的功能有哪些?
答:資產評估功能是指資產評估這一特定經濟行為自身應有的內在功能和效用。概括地講,資產評估具有以下功能。
(1)為資產業務提供價值尺度。資產評估通過對資產的現時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為各項資產業務提供公正的價值尺度。這是資產評估最基本的功能。
(2)界定與維護各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資產評估具有公正地界定與資產有關的各方,如不同所有者、占有使用者所擁有或控制的資產份額及其價值量的作用,從而可以維護各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
(3)優化資源配置。首先,資產評估是生產要素、產權進入市場的必要條件。科學規范的資產評估,能保證資產市場、產權市場的有序運行,可以為資產和產權的配置提供正確信號,從而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其次,由于一項資產業務的進行往往具有多種途徑,因此在資產評估中,按最優使用原則對資產的價格進行估算,有利于資產的優化配置和流動。
(4)促進企業帳實相符,足額補償和資產完整。在通貨膨脹情況下,資產的重置成本與歷史成本的差額隨通貨膨脹率的增長而急劇擴大,這將導致按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提取的折舊明顯過低,會造成企業更新改造資金過少、企業盈利虛增和財政收入虛假。這時進行資產重估,可以克服上述問題。此外,通過資產評估還可以明晰企業自創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價值、商標和商譽的價值,使企業的全部資產在賬簿上得到反映。
(5)在促進對外開放的同時,維護國家權益。資產評估機構在中外合資、合作的過程中提供符合國際專業水平的評估服務既是吸引外資流入的基礎工作,又是維護國家民族權益的重要技術保障。
(6)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促進國有企業改革順利進行。在國有企業產權變動的過程中,合理定價是關鍵。而轉讓定價的基礎是企業的評估價值。因此,公平、客觀的資產評估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促進國有企業改革順利進行的基礎。
7.簡述資產評估中確認評估對象的標準?
答:資產評估中確認資產的標準主要有:
(1)現實性。現實性表明經濟資源在評估時點已經存在,是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的結果,并且在評估時點仍然存在
(2)控制性。指以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對經濟資源的控制權來定義被評估資產的邊界,而不論資產是其用自有資金投資購建,還是負債購建,或是租入。
(3)有效性。有效性一是表明已無實際資產對應的待攤費用等不能列作被估資產;二是表明無論是否是勞動產品,只要有效用即可作為被估資產。
(4)稀缺性。稀缺性表明要獲得具有稀缺性經濟資源的控制權就必須付出代價。
也正因為此,經濟資源才成為資產。
(5)合法性。指企事業單位或個人控制的經濟資源具有合法性,受到法律保護,即非法經濟資源不能被確認為資產。
8.資產評估對象可以依據哪些標準進行分類?
答:資產評估對象可以依據下列標準進行分類:
(1)按資產評估目的和被評估資產是否具有綜合獲利能力分類,可以分為單項資產和整體資產。
(2)根據被評估資產的存在形態分類,全部資產要素可分為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
(3)根據資產的法律意義分類,全部資產要素可以分為不動產、動產和合法權利。
(4)根據被評估資產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是否持續使用,全部資產要素可分為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
(5)根據被評估資產能否獨立存在分類,全部資產要素可以分為可確指的資產與不可確指的資產。
(6)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與被估資產的工程技術特點分類,可以把全部資產要素分為:固定資產,長期投資,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