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決策 & 非程序化決策★
1、 程序化決策(結構良好的決策)——決策可以達到重復和例行的狀態,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處理這些決策的固定程序,以至每當它出現時,就按照慣例或者規章進行處理。
▲程序化覺得是相對簡單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以前的解決方法。故決策過程的“制定方案”階段不存在or不起作用。在許多情況下,程序化決策變成了依據先例的決策,管理者僅需按別人在相同情況下所做的那樣去做。
2、 程序化決策(結構不良的決策)——新穎的、無結構的、具有不尋常影響的決策。
▲處理這類問題沒有靈丹妙藥,因為這類問題在過去尚未發生過,是一種例外問題;or因為其確切的性質和結構上捉摸不定or很復雜,or因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現裁現做”的方式加以處理。
如何看待:將非程序化決策與程序化決策分離,可以提高決策效率。
答案要點:
將非程序化決策與程序化決策分離,是提高決策效率的前提條件,但要真正做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決策效果,還必須由負責非程序化決策的高層次人員制定出工作手冊,并對負責程序化決策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督促他們嚴格執行手冊中的規定。
★案例分析:企業中的利益相關者★
答:企業中的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發生直接或者間接利益聯系的個人或團體。
變革應當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目標的要求:
①股東著眼于公司的收入與紅利;②經理重視職位、權利、待遇(薪水);③員工關心工資、獎金、工作安全;④供應商重視業務的穩定性、價格談判、交貨條件、付款期限;⑤消費者關心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價格水平;⑥銀行關注企業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投資決策、還貸能力);⑦地方公眾關心就業、環境保護、經濟景氣。
因此,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可能會發生矛盾與沖突,企業變革時應注意協調利益相關者的要求,盡量減少矛盾,以求得企業變革的順利進行。
背景資料:某公司通過調研分析,準備縮減對國內業務的投入,計劃在海外建廠開拓當地市場,請分析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不同反應:
分析要點:
1、股東——大股東和機構投資者認為這將對公司的成長產生積極作用,在評估風險與收益之后往往表示支持; 而依靠股利為生的小股東則因公司加大投資而影響股利的發放,可能強調計劃的風險性,持保留態度,不予支持。
2、經理——與投資、營銷、財務、海外業務關系密切的經理人員靠該計劃可能提供晉升機會而給與支持; 而與國內業務關系密切的經理人員則擔心降低在公司的影響力而表示反對。
3、員工——可能仍然留在國內的員工擔心公司裁減工作崗位、降低工作水平而表示不滿; 而可能外派的員工則根據其對海外生活的態度不同而表示反對或支持。
4、消費者——擔心公司對國內業務投入的降低,會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對自己不利而產生消極的態度。
5、政府——本國政府可能由于稅收的原因擔心本國經濟空心化而持審慎態度,也可能由于這樣做能夠繞過貿易壁壘,擴大對他過的影響而予以支持; 東道國政府可能由于增加就業、稅收、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而表示歡迎,也可能堅持保護民族產業、抵制經濟入侵而加以反對和限制。
6、地方公眾——因執行該計劃可能減少就業機會、影響經濟增長而表示抗議,可能以技術外泄、國家安全、民族利益等說辭向公司施加壓力。
7、銀行——考慮該計劃有望擴張公司的實力而保障貸款安全與收益,可能予以支持,也可能擔心該計劃可能對公司一定時期的現金流量產生不利影響而增加貸款的風險,而又有所保留。銀行的反應主要取決于銀行對企業的信心、對風險的態度、貸款投放戰略、有關措施等因素。
8、供應商等業務伙伴——有能力也有希望獲得公司新興的海外業務者表示支持; 而現有的國內伙伴可能表示不安,因為變化業務伙伴關系可能給他們帶來損失。
★案例分析:設計有效的工作團隊★
答:(一)群體與團隊:
群體——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個體,為了實現某個特定目標而進行的組合。
團隊——能夠產生積極的協調作用、使團隊的整體績效大于個體成員績效之和的群體。
(團隊是群體的一種表現形式,群體的外延大于團隊)
工作群體(工作團隊)——為完成某項工作任務而組織起來的。
☆工作群體與工作團隊對比表☆
項目 工作群體 工作團隊
目標 信息共享 集體績效
協同配合 中性(有時消極) 積極
責任 個體化 個體or共同的
技能 隨機的or不同的 相互補充的
(二)設計有效團隊的步驟:
1、 準備工作
2、 創造工作條件
3、 組建團隊
4、 “在線”幫助
(三)群體凝聚力:
群體凝聚力——群體成員愿意在群體內工作并拒絕離開的吸引力。
在一般情況下,群體滿足成員經濟利益的能力越強、群體本身的社會地位越高;群體滿足成員興趣和愛好的方面越多、群體達到目標的狀況越好,群體的凝聚力也就越強。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對凝聚力有明顯的影響:
1、 成員的共同性——共同性越多,凝聚力越強。
2、 群體規模——規模越大的群體,凝聚力越可能降低。
3、 成員與外界聯系程度——聯系比較隔離的群體,凝聚力好一些。
4、 外部壓力或威脅的強弱——有壓力威脅,群體凝聚力會明顯增強。
5、 群體內部的信息溝通情況——凝聚力高的群體,其內部信息溝通必然是暢通無阻、有效的。
6、 群體領導人物或代表人物的威信或“超凡魅力”。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