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沖刺試卷(一)名師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 A 2.C 3.B 4. A 5. B 6. B 7. C 8. C 9. C 10. C
11. C 12. A 13. B 14. A 15. B 16. D 17. B 18. D 19. C. 20. C
21. B 22. D 23.C 24. A 25. B 26. A 27. D 28. A 29. C 30. B
1O.[解析]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規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這到階級斗爭的目的一一~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以及聯合共產國際等;規定了黨員條件和黨的紀律等;規定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開展工人運動,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工人。答案為C 。
13.[解析]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發布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答案為B 。
20.[解析]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農具私有的基礎上土地入股、統一經營,有較多的公共財產,實行土地分紅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原則。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選項B是互助組具有的性質,選項D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的性質。答案為C 。
二、多項選擇題
31. BCD 32. BCD 33. AB 34. ABD 35. ABC 36. ABC 37. AC 38. BCD 39.ABC 40. ABCD
三、簡答題
41.為什么說清中葉以后,中國封建社會已走到了它的盡頭?
答:政治上,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官僚職能擴大,官僚機構膨脹,各級官吏貪污成風,營私舞弊,賄賂公行,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經濟上,史無前例的人口大增長、各級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廣大農民生活日漸困苦。思想文化上,厲行專制主義大興文文字獄,讀書人動輒以片言只語獲罪,整個社會萬馬齊喑,一死寂。軍事上,軍力衰敗,軍備廢弛,軍紀蕩然,不堪一擊。對外關系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使中國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清中葉以后,中國社會由盛轉衰,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封建社會已走到了它的盡頭。
42.簡述清末預備立憲失敗的原因。
答:預備立憲并沒有能夠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重了危機。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延續其反動統治。清政府又遲遲不答應資產階級立憲派提出的關于速開國會的要求,還鎮壓了立憲派的國會請愿運動,并借立憲之名加強皇權。這不僅引起立憲派不滿,而且加劇了統治集團內部漢族官僚同滿族官僚的矛盾。
清政府陷入了無法照舊統治下去的境地。
43.簡述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
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艱難地生長起來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2)在民族資本中,工業資本所占的比重小,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所占的比重大。(3)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主要是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主的輕工業,缺乏重工業的基礎,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技術、設備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賴外國壟斷資本和本國官僚資本。(4)民族資本所經營的工業,規模狹小,經營分散,技術設備落后,勞動生產率低。(5)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封建勢力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相當一部分民族資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兼有資本家和地主這樣兩重身份。
44. 簡述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的原因。
答:(1)帝國主義不容許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2)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政治上的軟弱性,使得它們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從而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
45. 中共八大是如何對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作出分析的?
答:大會正確地分析了國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實質,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也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四、論述題
46. 試述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對主要矛盾及其之間的關系。
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兩對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這兩對主要矛盾相互交織在一起,貫穿了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并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兩對主要矛盾之間的關系,一是當外國列強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時,為避免亡國滅種的危險,中國內部各階級,除了漢奸、賣國賊外,能夠暫時團結起來共同對敵,階級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當外國侵略者同中國封建政權相勾結,共同鎮壓中國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特別殘酷時,中國人民往往用戰爭的形式反對封建政權,這時階級矛盾就上升為主要矛盾。三是國內戰爭發展到直接威脅帝國主義在華利益以及中國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時,外國列強甚至直接出兵,鎮壓中國人民,援助中國反動派,這時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完全公開站在一條戰線上。
47. 試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不僅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偉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大量牽制了日軍。
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不僅遏制了日本的“北進”計劃,遲滯了日本的“南進”步伐,而且大大減輕了其他戰場的壓力,為同盟國軍隊完成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轉折和實施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后方基地,還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中國軍隊出國作戰,不僅打擊了日軍,還對盟軍給予了實際支援。
編輯推薦:
考后發布2019年4月自考真題及答案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