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章節習題 |
第 2 頁:答案 |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92 2.B/95 3.B/96 4.A/98 5.A/99
6.D/100 7.A/120 8.C/125
二、多項選擇題:
1.ABCE/93 2.AB/102 3.BCD/117 4.ACE/117
三、簡答題:
1.簡述有限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發展趨勢。P108
(1)通過非國有化,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2分)
(2)政府放松規制,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2分)
(3)推進公共服務職能的社會化、市場化。(1分)
2.如何理順政企關系?P120
(1)把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對分開。(2分)
(2)把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理順產權關系。(2分)
(3)實行國有資產分級管理體制。(1分)
四、論述題:
1.試述我國改革開放前行政職能的特征及其弊端。P110
我國改革開放前行政職能的特征:
(1)集中計劃管理。(2分)
(2)微觀直接管理。(2分)
(3)片面強調政治職能。(2分)
我國改革開放前行政職能的主要弊端:
(1)造成政府機構膨脹。(1分)
(2)資源配置效率低下。(1分)
(3)企業和社會缺乏動力機制。(1分)
(4)容易產生****。(1分)
2.試述我國政府行政職能轉變的必要性。P114
(1)轉變行政職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2分)
(2)轉變行政職能是迎接經濟全球化的需要。(2分)
(3)轉變行政職能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類全面發展的需要。(2分)
(4)轉變行政職能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2分)
(5)轉變行政職能是機構改革的動因和基礎。(2分)
3.試述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主要內容。P117
(1)職能重心的轉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各級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了政府職能重心的根本轉變。(2分)
(2)職能方式的轉變。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轉變為運用經濟手段為主,并將經濟手段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結合起來;由微觀的直接管理向宏觀的、間接的管理轉變;由重計劃、排斥市場轉向以市場為主、計劃與市場相結合。(4分)
(3)職能關系的轉變。理順中央與地方、上下級政府之間的職能關系,理順政企關系,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關系。(4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