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其實并不難。”作為過來人的徐亮以充滿自信的口吻說。很多人不知道,決定參加自考時,徐亮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現在感覺自己剛學自考時像個外星人,第一天上課,看見別人拿著U盤去老師那里拷課件,自己都傻了,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兒。”正是這樣一個曾經懵懂的少年,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了高中加本科共計7年的學業。這在自考生中十分少見。
2003年秋天,徐亮只身來到北京闖蕩。學歷低,又沒有一技之長的他,找工作時四處碰壁。“我不要工錢,管吃管住就行。”終于,一位餐廳老板聽了這句話后,收留了這位執著的少年。徐亮做起了廚師,一干就是6年。
第1個月的工資是176塊錢,拿著第一筆自己掙來的錢,徐亮很開心。欣喜之余,他又不免感到遺憾。初中輟學的他,一直沒有放棄繼續念書的打算。當他有了收入想攢學費的時候,卻找不到供他繼續學習的校園。
數月后的一天,徐亮騎車路過北京開能學校,看到門口自考學習的宣傳畫。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徐亮走了進去,咨詢老師熱情接待了他。在了解情況后,老師告訴他,自考可以幫助初中學歷的他考取專科和本科的學歷,甚至是北大和人大的學歷,但又意味深長地問徐亮:“對你這種基礎的學生來說,參加自考是比較難的,你能堅持下來嗎?”“能!”徐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那時感覺到,自己找到了方向。
很多人用4年時間走完的本科自考路,徐亮用兩年半的時間跑完。2005年1月29日,徐亮走進了自考學習的課堂。從那天開始,學校05級商務管理班中就出現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教室里第三排中間部分最右邊的座位是徐亮的“專座”,沒人能搶走。同學們笑稱,徐亮一定是頭天晚上把那把椅子拆下帶走,第二天又帶回來裝上。之所以會有這個“專座”,因為徐亮每天來得最早,早到冬天的時候要到自助銀行里躲避寒風,等待學校開門。
徐亮這個“全校最早”是靠雙腿跑出來的。從動物園的宿舍跑到位于北大資源大廈的課堂,整整8站地的路程,為了省錢徐亮舍不得坐公交,那時他每日的生活費只有4元,更別提買新衣服了。半工半讀的拮據生活,逼迫他“跑”得比別人更快。而跑步并不僅僅是他上學的方式,更是他學習的方式。
由于他只有初中學歷,起跑線比別人落后很多,無論從知識基礎還是學習能力上,徐亮都和別人有很大差距。很多高中數學符號都看不懂,卻要學一般本科生都頭疼的高等數學。他只好把每一個同學當成老師,一點一滴,悉心請教。上課時,他抓住每一個機會回答老師的問題,從不怕答錯引來哄堂大笑。起跑線上的差距,也逼著徐亮“跑”得比別人更快。沖刺的道路上,徐亮沒有聽到太多加油的助威聲。他自學的壓力來自身邊的各種不理解。周末同事都出去玩了,徐亮卻要上課,越來越“不合群”的他,難免會招來譏嘲與冷漠。父母不明白他為什么不懂得行行出狀元的道理,廚師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卻非要一門心思讀書。但是心中的信念,從未讓他想過放棄。他在日記里寫道:“當所有人都不理解你、不支持你的時候,你只能問自己,想不想做,敢不敢做。”
2007年7月,徐亮通過了商務管理專業專、本科共計26門課程的考試,其中24門課程一次性通過,有時一次考試能夠通過5門甚至6門課程。當徐亮手捧蓋有中國人民大學印章的本科畢業證書時,他的快樂不是他人能體會的。
而今的徐亮,已經是某國企的中層骨干,年薪超過20萬。歷經自考路上的艱辛坎坷,徐亮覺得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證明了讀書的價值,證明了夢想的價值。他在日記里記下了一段和母親的對話:“媽媽,兒子并不比別人差,別人做得到的,我通過努力也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快更好。自考學習磨練了我的意志,于是我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走出了自己夢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