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自學者如何順利地通過會計專業全部課程的考試,盡早取得畢業文憑,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關鍵在于必須了解與掌握自學的特點和方法,調整心態,制定科學的自學應考計劃和程序。為了培養自己獨立學習知識的能力,自學者要具備明確的指導思想。以下我結合多年從事自學考試工作的經驗,談談參加會計專業自學考試如何自學與應考的幾個問題。
一、對自學會計學專業要有堅定的信心
一般來說,人的一生要實現兩個目的,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自我價值,還要享受社會財富,作為年輕的朋友應把精力放在第一個目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創造財富,這就要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和實用技能。投身會計專業是一種選擇,從事會計工作要具有較強責任心,工作中要認真負責,定期進行總結,一旦入門后,能熟練掌握,未經系統學習培訓的人是無法替代的。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不會感到壓力巨大,每個人在學習、擇業時都要認真思索,選擇適當專業定位要適合個人具備的條件,一旦定位從事參加會計專業自學考試后,就能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拿出奮發向上的精神。由于自學本身是一種非常艱苦的勞動,所以培養刻苦自學的習慣并非易事,萬事開頭難,初次步入自學的朋友們一定要有思想準備,所以我認為自學會計專業不僅是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的途徑之一,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它也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重要體觀,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才能把學習會計專業當成人生的一種快樂和幸福之事來對待,才能激發個人的學習熱情,千萬不要人云亦云,選擇專業上舉棋不定,這山看著那山高,今天學會計,明天又學其他專業,否則極易半途而廢。
二、了解掌握自學考試的學習方法
自學考試屬于開放式教育,是國家考試、社會助學和個人自學三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國家考試是根據大綱、教材要求水平進行安排,與高等院校教學測試要求相同,但自學考試的學習環境、條件與高校學習無法相比,如果是放棄社會助學這個環節,單獨片面依賴個人自學是很有害的。由于各個專業特點不同,如英語專業,單靠個人自學就能通過考試,因為英語專業主要是“技能”而不是“知識”,而會計專業則相反,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參與社會助學的這種形式,社會助學多種形式和手段,對自學考試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個人自學的必要補充,自學者應充分利用社會助學的輔導成份,解決個人自學過程中的難題。從以往長期從事自學考試會計專業試卷閱卷工作來看,凡是參加過培訓班、總復習班的考生比單獨依靠個人自學的考生的及格率要高得多?忌趥人條件、環境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參加一些有效的輔導活動,是促進自學質量的必要手段。因為老師所掌握知識的專業性和系統性較強,傳授知識一般也是規范化的,所以求助老師不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也可以開闊自學者的思路。在自學中,有些自學者本身幾天也想不通的問題,而老師往往在幾分鐘之內就能解決。因此,虛心向老師請教,以不恥下問的精神向同行人請教,應是自學者引以為驕傲的優良品德和學風。
自學考試所開設的每門課程都有一套資料,一般都是有三部分組成:考試大綱、教材、習題集。自學者先要了解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是命題的依據和范圍,各門課程的自學考試大綱都要求系統掌握各該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教材都有一定科學體系,閱讀時應逐章逐節,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能隨手翻閱,教材粗讀一遍以后要精讀第二遍,還要結合習題集把有關問題重點學習。習題集與教材是配套發行的,習題集有各種題型,可以反復多次做練習,檢測學習成果,與教材無聯系的其他輔助教材、習題集最好不要亂買,因為各套教材體系總是有差異的,濫用輔導材料,往往會給考生帶來誤導。綜上所述,每一位自學者應著重掌握教材與習題集,反復學習、訓練,熟能生巧。掌握知識是一個理解、重復的過程。重復的次數達不到一定程度,往往不能記牢,所學內容似懂非懂,因此初學者必須強行地記憶和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各種概念、方法、原理就會融匯貫通,相互促進,舉一反三,學習速度就會加快。
三、量力而行,承受適當的負荷
有步驟地選擇會計專業的自學課程,這里要克服兩種傾向,一種是急功近利,另一種是畏懼不前。某些初學者往往不顧自己的時間精力、能力,一次報考數門課程,結果事與愿違,反而被困難所壓倒,或是學習倒了胃口。自學課程的選擇也不能從個人的某種好奇和興趣出發,而是要依據一定的規律,否則自學就帶有盲目性。盲目自學的危害極大,往往把自學者引入歧途,最終使自己喪失信心。另一方面也忌每一次只報考一門課程,如果報考課程太少,那么學習的周期就相當長,往往學了新知識,就忘記舊的內容,由于許多內容是相互聯系的,這樣要花許多時間去溫故而知新,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最好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早日學完自學考試會計課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