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自學考試經驗技巧匯總
英美文學選讀這門課程學習比較困難,要記憶和理解的知識很多,學好這門課的關鍵是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注意細節。文學新頒布了考試大綱,明確規定了考核目標。凡是考核目標范圍內的作家,一定要仔細閱讀,直到能說出以下幾個內容才能繼續向后復習:1)他的主要作品是什么?2)他的寫作主題是什么?3)他的寫作風格是什么?4)他是不是這個時代的代表性作家,如果是,那么出大答題的可能性存在不存在?如果這幾個問題都能很明確地說出來了,那么考試通過的日子就不遠了。
其次,復習一定要有章法。有些同學對細節歸納不夠,另外一些同學細節背得還可以,但語言表述能力不行。前一種同學,前面的四十分選擇題做的就不理想,后面還有節選題,就更不好辦了。后一種同學記得住細節,但是拼寫語法錯誤多,看出來是什么作家了,就是寫不對,這么丟分十分遺憾。對于這樣的同學,我覺得規定每周看書的進度十分重要,比如4月1日到4月3日,準備復習英國文藝復興部分,你可以每天上午先把書上的細節看一遍,對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下午的時候專門背大答題,細節也顧到了,大答題的表述內容記清了,進度控制住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還有就是一定要讀作家評述后面的節選。有的考生只讀關于作家和文學流派的介紹,不讀教材中節選的引文,這樣做是很危險的。試卷中有從教材里選出引文,要求考生回答作家的名字,作品的題目和對引文的理解。其實這些考生不是不想讀后面的引文,而是沒有學會閱讀的方法。要想讀懂后面的選文,關鍵是了解文學課本的寫作特點。你得先弄清楚作家的創作主題和思想(這一部分通常是寫在作家評述部分中)然后順著創作主題到選文中尋找和這些創作思想相符的句子(選文登在后面,和創作主體部分經常是脫節的)這樣做才能既少看,還不遺漏內容。比如惠特曼的詩歌,自我之歌的主題是“歌頌個人主義,自由和平等”,用第一人稱手法把詩人的思想和大眾的思想聯系起來,歌頌一個自由的美國。而書后節選中的song of myself中的第一詩節就體現了這種主題: I celebrate myself and I sing myself。(這句話說的是自由和個人主義),Every atom belonging to me as good belong to you。(這句話說得的詩人希望把自己的思想和大眾的思想進行聯系),很顯然,每一個美國人都把歌頌自己變成一個座右銘,一個人人歌頌自由的國度也就必然是一個歌頌自由的國度。總之,一定要前后聯系的看節選,先找到主題,再讀節選。最后就是大答題不能死記硬背,得想點辦法,加快記憶效率。比如背雪萊的西風頌,那么一大段怎么背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把中文的大意背下來,再抓住關鍵字,回想英語的內容是什么。你可以這么背:“西風是雪萊的形象(image),西風是建設和摧毀的力量(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potential),西風是無處不在的力量(universality),用自然神祈禱希望和復生(primitive deity for hope and rebirth)”抓住了關鍵字,內容不就明確了嗎?還有就是要找到作家之間,英美之間的一些相似性,這樣對背誦也很有好處。比如課文中談到托馬斯哈代的自然主義時曾有過“性格即命運,環境即命運”的說法,在美國部分討論德萊塞德自然主義時也有類似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先背好托馬斯哈代部分的內容,只有前面的內容背好了,后面的內容才有可能快速掠過,提高學習效率。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狄更斯的創作主題和肖伯納的創作主題之間有一些關鍵字是相似的(都談到了譴責社會虛偽,不公和腐敗),英國現代文學創作特點和美國文學創作特點(都提到了from public to private, from chronological to psychic, from objective to subjective)。很多來新東方上課的同學其實開始英語水平都不太高,對文學也很頭疼。但是找到了記憶方法之后,反而覺得文學很有意思,最后不僅考出了高分,還喜歡上了文學。這就全在學習方法了。總之,不能一句話一句話的“精讀”,時間來不及,考試的時候未必記得住。耽誤了時間,延遲了效率,得不償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