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1.簡述柯爾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2.簡述德育的相對獨立性和繼承性。
23.為什么說教學是德育的基本組織形式?
24.品德測評有哪些基本要求?
25.學校德育如何做好制度性管理?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聯系實際論述德育是教育者施教傳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統一活動。
27.聯系實際,試論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德育網絡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15分)
28.
片斷一:新世紀新階段,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有人用“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看的是大片、穿的是名牌”形容當代青少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環境對他們的深刻影響。調查表明,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比是8∶2。
片斷二: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廣泛運用,改變了青少年學習、生活、娛樂和話語體系,面對網上海量信息、龐雜多樣的信息,青少年的選擇判斷能力不強;面對現實世界、理想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碰撞與沖突,一些青少年無所適從,不知所向、不知所取,陷入網絡以至不能自拔,有的甚至沉溺于虛擬世界之中。青少年中出現了一種信息異化的情況,即信息是人創造的,反過來又控制了人。
片斷三:市場經濟具有兩重性。其在資源配置的效率上,在社會財富的積累速度上,在充分挖掘人才的潛力上,具有明顯優勢,但市場經濟容易使人們不擇手段地追逐金錢,反映在社會交往上出現了誠信缺失,反映在黨政干部隊伍上出現了權錢交易,即便是學校校園也不再是凈土了。
片斷四:獨生子女已成為青少年的主體。獨生子女有他們的優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往往是自主精神和依附心理集于一體,自我期望值高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并存,理論知識與實際能力相脫節。
請就以上社會狀況的材料片斷分析社會因素對人的品德發展的影響。
相關推薦:考試吧:2010年7月自考試題及答案發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