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業務層戰略
2.(企業的)外部環境
3.一體化戰略
4.自我淘汰戰略
5.戰略內部平衡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競爭對手比較法是企業進行內部能力分析的方法之一。根據競爭對手比較法,對競爭對手成本的分析包括哪幾個步驟?
2.波特提出的產業結構分析模型中,產業環境由哪五個要素構成?
3.企業遠景有哪幾種類型?
4.建立戰略業務單位需要堅持哪幾項原則?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戰略管理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部分)?各階段分別包括哪些任務和主要工作?
2.新興行業通常具有哪些特征?根據這些特征,處于新興行業的企業在戰略選擇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五、案例題(本大題共16分)
初看上去它具有所有成功的標志:正如《今日美國》(USA Today)成為第一份全國范圍的綜合趣味報紙,《國民》(The National)也將成為第一份也是惟一的專門報道體育新聞的日報。
這項計劃開始于1988年11月,埃米洛·阿斯卡拉加,這位控制著墨西哥90%的電視節目的億萬富翁,確信存在著對體育日報的需求。的確,在20世紀80年代中,公眾對體育的興趣與日俱增,觀看體育比賽的人數幾乎每年都創下新記錄,電視和廣播頻道中充斥著體育事件和體育消息的報導,廣告商們把體育看做影響25歲~50歲之間有錢的男性公民的巨大載體。
阿斯卡拉加的計劃是什么呢?《國民》報紙的主辦者在人才和技術方面不惜重金,以便向體育消息這種大宗商品上附加盡可能多的價值。報紙將包括當地的和全國性的新聞報導。報紙主辦方聚集了一批明星級的撰稿人,弗蘭克·德福特這位《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27年資深的作家任總編,他以30萬美元的年薪從《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和《紐約日報》(The New York Daily News),聘用了一批獲獎的專欄作家。然后,他們將現代化的電子出版系統聯結在一起,從而能通過衛星把稿件傳送到設在紐約的報紙編輯中心,在那里進行編輯和排版,然后信息又被傳送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印刷地點。
1990年1月31日,第一期報紙出現在紐約市、芝加哥市和洛杉磯市的街頭,每份定價50美分,每周出版6期,從星期日到星期五。報紙中包括大量最新的有關這三大城市的體育明星和新聞人物的報道,還辟有多個專欄和漫畫版,以及社論和漫談專頁。每期報紙長達32~48頁,大約1/3的版面是套色的。
阿斯卡拉加向項目投入了1億美元,他估計這筆投資可以滿足報紙在3~5年內達到盈虧平衡點以前的周轉資金需求。他的計劃是到第1年年末,在原有的三大城市基礎上再增加12個辦事處,從而使報紙覆蓋面擴展到美國前25個大城市,從而使全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85%。但是,初期的收入75%來自街頭零售,其余來自廣告收入。
規劃中的三大城市每日發行量為20萬份,待到報紙發行范圍達到15個大城市的目標,發行量將增至130萬份。盈虧平衡點估計為74萬份。作為一個比較,《今日美國》花了8年時間,虧損了5億美元才達到170萬份的發行量,而這不過是剛剛達到了盈虧平衡點。按照《國民》報的規劃,第1年的目標如果能夠達到,將產生468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和1630萬美元的虧損。4年后,報紙主辦方期望實現1.6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從而達到盈虧平衡。
對這項新設想存在不少批評意見。在某些城市,包括洛杉磯,許多人并不在街頭買報紙,這也許要求《國民》報投資于送報上門業務。迄今已有3000種各類雜志競爭國內的新聞市場,其中只有40家的發行量超過100萬份。規劃中第1年的促銷和廣告預算為1000萬美元,這恐怕太少了,有些人認為至少應該2倍于這個數目。還有些人懷疑,是否有足夠的執著的體育迷,來保證專門刊登體育消息的日報的發行量,《今日美國》的體育欄還不夠嗎?
不幸的是,《國民》報最終的發行量遠低于規劃,而虧損甚至使阿斯卡拉加這樣的億萬富翁也難以承受,《國民》報最終于1991年12月停刊。
1.聯系波特的競爭戰略框架分析美國的報業狀況。(5分)
2.聯系波特的競爭戰略分析框架分析報紙主辦方的戰略。(5分)
3.《國民》報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相關推薦:2010年10月自考試題及答案發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