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2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環境保護法》將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這一分類是依據 ( )
A.環境的形成
B.環境的要素
C.環境的功能
D.環境的范圍
2.依照我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的規定,水污染損害是由受害人重大過失造成的 ( )
A.排污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B.可以減輕排污方的賠償責任
C.排污方仍應承擔賠償責任
D.由排污方平等負擔賠償責任
3.依照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的規定,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的活動被稱為( )
A.減量化
B.再利用
C.資源化
D.無害化
4.環境與資源保護立法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規定,體現的生態規律是( )
A.相生相克律
B.協調穩定律
C.時空有宜律
D.負載定額律
5.工業發達國家環境管理體制發展的共同趨勢是( )
A.由現有的部兼負環境保護職責
B.同時設立協調機構與部一級的專門機構
C.設立具有更大權限的獨立機構
D.幾種機構同時并設
6.我國《環境保護法》第4條所規定的最重要、基本的環境政策是( )
A.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B.環境管理的公眾參與
C.污染者治理、開發者養護
D.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協調
7.依照我國《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負責協調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的機構是( )
A.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
B.環境保護部
C.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
D.國務院突發事件應對辦公室
8.下列選項中屬于自然資源補償費的是( )
A.水資源費
B.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C.森林植被恢復費
D.耕地閑置費
9.某國際組織于1974年提出了被各成員國共同接受的“環境污染”的定義,該國際組織是 ( )
A.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B.歐洲共同體
C.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D.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10.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的“兩控區”是指( )
A.一氧化碳控制區和二氧化碳控制區
B.二氧化碳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
C.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碳控制區
D.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
相關推薦:2010年10月自考試題及答案發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