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370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克思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這里說的確定的、現實的人的“規定”、“使命”和“任務”,就是指人生的( )
A.權利和義務
B.責任和使命
C.意義和價值
D.理想和信念
2.在現實人生中,當人們遇到特殊困難或重大打擊,甚至陷入絕望境地的時候,如果沒有一種力量來支撐著自己,人就會垮下來。這時起著精神支柱作用,支撐著人們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難和逆境中振作起來,戰勝艱難險阻的是( )
A.人們的豐厚財力
B.人們的美好想象
C.人們的理想信念
D.人們的豐富感情
3.人們希望自己能選擇一種理想的職業,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并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職業活動中達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績。這反映的是( )
A.生活領域的理想信念
B.職業領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領域的理想信念
D.社會領域的理想信念
4.當代中國的愛國主義,既承接了歷史上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新時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任務,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一個新階段。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
A.建設生態文明
B.發展循環經濟
C.促進世界和平
D.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5.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稱為( )
A.民族精神
B.風俗習慣
C.歷史遺產
D.道德觀念
6.大學生應培育強烈的愛國情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團結統一,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學習和工作,使自己成為新時期( )
A.積極主動的行動者
B.成熟穩健的從政者
C.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D.敢闖敢干的冒險者
7.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 )
A.世界觀
B.人生觀
C.價值觀
D.政治觀
8.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千差萬別、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兩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消極無為的人生態度。下列選項中,表現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的是
( )
A.玩世不恭
B.怨天尤人
C.勇于開拓
D.悲觀怯世
9.愛因斯坦曾說:“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應看他取得什么。”這意味著在人生價值中( )
A.個人價值就是社會價值
B.社會價值就是個人價值
C.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第一位的
D.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第一位的
10.道德產生于人類的歷史發展和人們的社會實踐中。這種關于道德起源的觀點屬于 ( )
A.庸俗進化論的觀點
B.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C.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D.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11.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愛國奉獻,以天下為己任”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是( )
A.“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2.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對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問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觀點是( )
A.社會主義政治觀
B.社會主義人生觀
C.社會主義榮辱觀
D.社會主義實踐觀
13.《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及( )
A.敬業奉獻
B.遵守紀律
C.尊重他人
D.文明出行
14.人們在公共的領域、公有的環境、公用的場所中,彼此開放透明且相互關聯的共同活動,稱為( )
A.私人生活
B.公共生活
C.公共秩序
D.社會活動
15.“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是現代社會生活中( )
A.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
B.以德治國的主要內容
C.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D.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