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清算價格。(被扭曲的市場價值)
清算價格是指在非公開市場上限制拍賣的價格。一般低于現行市場價格。
清算價格一般取決于下列幾個因素:(1)資產的通用性。資產越通用,價格越高。
(2)清算時間的限制。清算時間越長,清算價格越高。
6、保險價值。7、課稅價值。
(三)價值類型的決定因素
1、評估的特定目的(經濟行為);2、市場條件;3、資產功能及其狀態。
第四節 資產評估的假設
一、繼續使用假設(在用續用、轉用續用、移地續用)
繼續使用假設是指資產將按現行用途繼續使用,或轉換用途繼續使用。
確認繼續使用的資產時,必須充分考慮以下條件:
1、資產能以其提供的服務或用途,滿足所有者經營上期望的收益;2、資產尚有顯著的剩余使用壽命;3、資產所有權明確,并保持完好;4、資產從經濟上、法律上是否允許轉作他用;5、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使用功能。
二、公開市場假設
公開市場假設是指假定在市場上交易或擬在市場上交易的資產、資產交易雙方彼此地位平等,彼此雙方都能獲得足夠市場信息的機會和時間,以便對資產的功能、用途及其交易價格等作出理智的判斷。
三、清算(清償)假設
清算(清償)假設是指資產所有者在某種壓力下被強制進行整體或拆零,經協商或以拍賣方式在公開市場上出售。
在繼續使用假設前提下要求資產評估的繼續使用價值;在公開市場假設前提下要求評估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在清算假設前提下要求評估資產的清算價格。
第五節 資產評估的原則
資產評估的原則是調節資產評估委托者、評估業務承擔者以及資產業務有關權益各方在資產評估中的相互關系,規范評估行為和業務的準則。它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即資產評估的工作原則和資產評估的經濟原則。
一、資產評估的工作原則
(一)獨立性原則:要求在資產評估的過程中擺脫資產業務當事人利益的影響,評估工作始終堅持獨立第三者立場。(二)客觀性原則:指評估結果應以充分的事實為依據。(三)科學性原則:在評估過程當中必須根據評估的特定目的選擇使用的價值類型和方法,制定科學的評估實施方案,使評估結果科學合理。(四)專業性原則:要求提供評估服務的機構必須是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機構。
二、資產評估的經濟原則(技術性原則)
(一)貢獻原則:貢獻原則是指某一資產或資產的某一構成部分的價值,取決于他對其他相關的資產或資產整體價值的貢獻,或者根據當缺少它時對整體價值下降的影響程度來衡量確定。
(二)替代原則:替代原則是指當同時存在幾種效能相同的資產時,最低價格的資產需求量最大。這是因為,有經驗的買方對某一資產不會支付高于能在市場上找到相同效用替代物的費用。
(三)預期原則:預期原則是指在資產評估過程中,資產的價值可以不按照過去的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決定,而是基于對未來收益的期望值決定的。資產評估價值的高低取決于實現資產的未來效用或獲利能力。
被評估資產的價值,客觀存在的是一個量,而人們對他的評估又是一個量。
第六節 資產評估的程序
一、資產評估程序的定義
資產評估程序是指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執行資產評估業務、形成資產評估結論所履行的系統性工作步驟。
狹義的資產評估程序是從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接受委托開始,到向委托人或相關當事人提交資產評估報告書結束。
廣義的資產評估程序是從承接資產評估業務前的明確資產評估業務基本事項開始,到資產評估工作檔案歸檔結束。
1、明確資產評估業務基本事項;2、簽訂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3、編制資產評估計劃;4、資產勘察與現場調查;5、收集資產評估資料;6、評定估算;7、編制和提交資產評估報告書;8、資產評估工作檔案歸檔。
二、資產評估程序的重要性
(一)資產評估程序是規定資產評估行為、提高資產評估業務質量和維護資產評估服務公信力的重要保證
(二)資產評估程序是相關當事方評價自查評估服務的重要依據
(三)恰當執行資產評估程序是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防范執業風險、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合理抗辯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資產評估程序的內容
(一)明確資產評估業務基本事項:1、委托方和相關當事方基本狀況。2、資產評估目的。3、評估對象基本狀況。4、價值類型及定義。5、資產評估基準日。(評估資產價值對應的時點)6、資產評估限制條件和重要假設。7、其他需要明確的重要因素。
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在明確上述資產評估基本事項的基礎上,應當分析下列因素,確定是否承接資產評估項目:(1)評估項目風險。(2)專業勝任能力。(3)獨立性分析。
(二)簽訂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相當于委托合同)
1、資產評估機構和委托方名稱;2、資產評估目的;3、資產評估對象;4、資產評估基準日;5、出具資產評估報告的時間要求;6、資產評估報告使用范圍;7、資產評估收費;8、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9、簽約時間;10、雙方認為應當約定的其他重要事項。
(三)編制資產評估計劃
編制資產評估工作計劃應當重點考慮以下因素:1、資產評估目的、資產評估對象狀況;2、資產評估業務風險、資產評估項目的規模和復雜程度;3、評估對象的性質、行業特點、發展趨勢;4、資產評估項目所涉及資產的結構、類別、數量及分布狀況;5、相關資料收集狀況;6、委托人或資產占有方過去委托資產評估的經歷、誠信狀況及提供資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相關性;7、資產評估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經驗及專業、助理人員配備情況。
(四)資產勘查與現場調查(五)收集資產評估資料(六)評定估算(七)編制和提交資產評估報告書(八)資產評估工作檔案歸檔
四、履行資產評估程序的基本要求(簡)
1、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應當在國家和資產評估行業規定的范圍內,建立、健全資產評估程序制度。
2、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執行資產評估業務,應當根據具體資產評估項目的情況和資產評估程序制度,確定并履行適當的資產評估程序,不得隨意簡化或刪減資產評估程序。
3、資產評估機構應當建立相關工作制度,指導和監督資產評估項目經辦人員及助理人員實施資產評估程序。
4、如果由于資產評估項目的特殊性,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無法或沒有履行資產評估程序中的某個基本環節。應當考慮這種狀況是否會影響到資產評估結論的合理性,并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明確披露這種狀況及其對資產評估結論可能具有的影響,必要時應當拒絕接受委托或終止資產評估工作。
5、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應當將資產評估程序的組織實施情況記錄于工作底稿,并將主要資產評估程序執行情況在資產評估報告中予以披露。
相關推薦:2009年7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2009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全國09年10月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