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場法
采用這種方法是按同類在制品和半成品的市價,扣除銷售過程中預計發生的費用后計算評估值。
這種方法適用于因產品下馬,在制品和自制半成品只能按評估時的狀態向市場出售情況下的評估。
(1)某在制品評估值=該種在制品實有數量×可接受的不含稅的單位市場價格-預計過程中發生的費用
(2)某報廢在制品評估值=可回收廢料的重量×單位重量現行的回收價格
三、產成品及庫存商品的評估
(一)成本法
1、當評估基準日與產成品完工時間較接近,成本升降變化不大時,可以直接按產成品賬面成本確定其評估值。
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數量×單位產成品賬面成本
2、當評估基準日與產成品完工時間相距較遠,制造產成品的成本費用較大時,產成品評估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1) 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實有數量×(合理材料工藝定額×材料單位現行價格+合理工時定額×單位小時合理工時工資、費用)
(2) 產成品評估值=產成品實際成本×(材料成本比例×材料綜合調整系數+工資、費用成本比例×工資、費用綜合調整系數)
(二)市場法
這種方法是指按不含價外稅的可接受市場價格,扣除相關費用后計算被評估產成品評估值的方法。
工商企業的產品以賣出價為依據,商業企業一般以買入價為依據。
應用市場法評估產成品,在選擇市場價格時應考慮下面幾個因素:(考過)第一,產品及庫存商品的使用價值。第二,分析市場需求關系和被評估產成品的前景。第三,所選擇的價格應是在公開市場上所形成的近期交易價格(離評估基準日接近)。非正產交易價格不能作為評估依據。第四,對于產品技術水平先進、但外表存有不同程度的殘缺的產成品,可根據其損壞程度,通過調整系數予以調整。
一種意見認為,用市場法評估的產成品價格,應以扣除流轉稅、所得稅和相應的銷售費用后的余額作為評估價格;另一種意見認為只應扣除流轉稅和相應的銷售費用,不應扣除所得稅;第三種意見認為,只應扣除銷售費用,不必扣除各種稅。
假如以產成品出售為目的,就應直接以現行市場價格作為其評估值,而無需考慮扣除其銷售費用和稅金。
以投資為目的進行產成品評估時,由于產成品在新的企業中按市價銷售后,流轉稅僅和所得稅等就要流出企業,追加的銷售費用也應得到補償;另一方面,產成品的評估值折價后作為投資者權益,具有分配收益的依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從市價中扣除各種稅金和利潤后,才能作為產成品評估值。
第三節 債權類及貨幣類流動資產評估
一、應收賬款及預付賬款的評估
應收賬款評估值=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已確定壞賬損失-預計壞賬損失
首先,確定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其次,確認已確定的壞賬損失。第三,確定預計壞賬損失。
根據企業與債務人業務往來和債務人的信用情況將應收賬款分為幾類,并按分類情況估計應收賬款回收的可能性。(1)業務往來較多,對方結算信用好。(2)業務往來少,結算信用一般。(3)一次性業務往來,信用情況不大清楚。(4)長期拖欠或對方單位已撤銷。
對預計壞賬損失定量確定的方法有:1、壞賬估計法。2、賬齡分析法。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評估后,賬面上的“壞賬準備”科目按零值計算,評估結果中沒有此項目。
二、應收票據的評估
由于票據有帶息和不帶息之分,所以對不帶息票據,其評估值即其票面額。
對于帶息票據,應收票據的評估值應由本金和利息兩部分組成。
1、按本金加利息確定。
應收票據評估值=本金×(1+利息率×時間)(時間為截至評估基準日已持有的時間)
2、按應收票據的貼現值計算。
應收票據評估值=票據到期價值-貼現息
貼現息=票據到期價值×貼現率×貼現期(貼現期為剩余天數)
三、待攤費用、預付費用和短期投資的評估
(一)待攤費用的評估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中已經支付或發生,但應由本月和以后各個月份負擔的費用。
對于待攤費用的評估,原則上應按其形成的具體資產價值來確定。
由于發生大修理費用會延長機器設備的壽命或增加其功能,使機器設備評估值增大,因此,攤銷費用已在機器設備價值中得以實現,這部分反映在攤銷費用中的價值無需體現。
(二)預付費用的評估(2001年考過單選)
預付費用如預付的報刊雜志費、預付保險金、預付租金等。
預付費用的評估值主要依據其未來可產生效益的時間。
(三)短期投資的評估
短期投資中對于公開掛牌交易的有價證券,可按評估基準日的收盤價計算確定評估值;不能公開交易的有價證券,可按其本金加持有期利息計算確定評估值。
四、現金和各項存款的評估
首先,通過清查盤點及與銀行對賬,核實現金和各項存款的實有數額;然后,以核實后的實有額作為評估值。
如有外幣存款,可按當時(評估基準日)的國家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值。
相關推薦:2009年7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2009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全國09年10月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